年代:开局退伍回家_分节阅读_第103节(2 / 2)

  会议结束后,罗成就给轧钢厂那边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安排了一下工作,才回办公室继续搞图纸的,姜组长他们已经走了,办公室现在也空了下来,签到也方便。赵主任那边在车间搭了两个办公室,一个车间一个,目前也不用这边的。

  (再解释一下读者朋友说的漏洞,说在其他地方签到获得的是实物,在这边签到的都是图纸。我之前就说了是设计研究所,不是实验室,实验室可能有模型有实物,但设计室就是画图设计的部门,最多没严谨签到获得设计研究室内的空白纸张,画图的工具之类的。)

  上午,四辆叉车一辆方块车驶离了汽车厂,每个叉车货叉上都叠满了钢铁托盘,由方块车打头阵,直接开往轧钢厂。

  这四辆叉车算是样品,但也可以直接使用了。因为下小雪,车身还临时裹了绿皮遮雨布。这叉车虽然目前不对外卖,可也能展示一下汽车厂的实力。想要叉车的企业不少,以后产量上来了,不是没有合作的机会。

  运去轧钢厂,协商的价格是如果出口就按照三万的价格,不出口在国内销售就五万一台。而出不出口,轧钢厂那边也糊弄不了这边。因为有出口的企业,是有进口产品优先权的。轧钢厂要是没有出口也说出口了,只给一些粮和三万的价格,这以后汽车厂要进口什么东西,也直接找轧钢厂要就是了。

  轧钢厂帮了罗成这样多,罗成是觉得对方不会在这方面欺骗自己。

  叉车运到轧钢厂,想出口出去,还是不行的。得运去天户或者四九城那边,那边才有外交,海口,国外的办事人员。

  汽车厂这边也不用担心叉车运去其他地方弄出口要等很久的事情,因为车子是轧钢厂签收的,要是到了二十五号,还没出口掉,哪怕是耽误时间几个月才走通出口路线。但一到结算的日子,该结算的钱还是要给的,就按照国内销售的价格算。如果不这样,随便积压一些叉车,汽车厂的资金链就要断了。

  轧钢厂的人收到叉车后,立刻安排人测试了一下性能。车身才2.5T不到的重量,能最高叉起2T的货品,只要接触过平衡叉车的都能明白这是什么概念。

  所谓的平衡叉车,就是杠杆理论车子重量大于货品重量不会被压翻车。但货叉和货架实际上也要算到货品重量里面去的,所以永远不会实现理论上的车子2T就能叉起2T的货品。

  2.5T不到的重量,这算是为了保险起见,多增加了零点几吨重量以防万一。然后再算上水箱加水和油箱加了油的情况。总体车身这边的重量是会比货品重个几百斤。

  在轧钢厂,陈主任也十分关注这叉车。要是性能真的像罗成说的那样,就算不出口,国家也可以减少进口数量,节省外汇也等于是挣了外汇。

  不过连城那边已经在生产叉车了,数据比例虽然比这边的差很多,但只要能用就行。所以能出口的情况下,上面还是会选择出口的。而且这边的出口价格要的不便宜,便宜的话也不会选择出口。现在就是尝试性能领先的情况下,国外会不会认账高价格。

  国内现在进口的很多东西都是淘汰产品,有些是别人不卖,有些是别人卖,但感觉性价比不行。一台高级的东西,当很多台低级的。而国内人工工资根本就不算什么的情况下,要啥单台高效,多台低效的只要能超过单台的,肯定选择划算的机器。而不是先进的机器。

  但国内也很羡慕那些先进的机器,动不动就能卖高价,还真有不少国家购买。

  2T重量的货物,在叉车驾驶员的操作下,轻易的叉了起来。然后叉车的动力也很足,要运去哪里就运去哪里。在造型上,罗成也没有使用绿色油漆。而是黑黄互搭的颜色。这也是罗成建议的,国内喜欢绿色,不代表国外的人也喜欢。而且纯绿色也太单调了。

  “再加五百斤货物上去。”

  “陈主任~~,这不行吧。”

  “我只是测试一下这叉车最大的叉举力,车身也加五百斤东西上去。”

  陈主任说道,他已经有些了解罗成了,知道这小子搞什么东西,定的量可能都不是最大值。就说那发动机,要换成其他厂,最少会多报百分之二十的性能。因为它的负荷能力已经超过罗成他自己标注的百分之七十了。

  罗成标注的性能都是在最佳功耗内的数据,倒有点跟国外许多严谨工业国家一样了。但国内目前说句不好听的话,大家朴实归朴实,但都有点好大喜功的毛病,弄出个什么东西,都会夸大化一点。

  多了五百斤,操作员竟然发现叉举起来好像也不怎么费力,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跟陈主任汇报着。而陈主任本来就站在边上看着呢,汇不汇报没区别。

  “再加五百斤。”

  “好,我立刻去加。”

  又是一会的等待,按照要求,车身先加了五百斤的重量,轧钢厂的铁锭钢锭多着呢,没一块都有大致的重量,要加这个太好办了。

  依然和刚才一样,轻易的叉举了起来。甚至陈主任还让驾驶员开动了一下,也没什么大问题。

  继续加,一千斤也不过半吨而已,算不得什么。又连续加了两次后,也就是原本设定的2T叉车,已经叉起3T的重量了,而且感觉依然不费什么力。这就跟货车超载一样,后世查这个查那个的,有几个货车司机不超载的,超载还不是照看。

  就在大家还以为陈主任会继续测试的时候,他却没有再进行下去了。

  货叉就是轧钢厂生产的,强度有多少他清楚,已经测试到3T了,没必要再测试了。而且一台叉车的好坏本来也不是通过这样的数据来测试的。这只能测试出现在的叉车动力和举力而已。但要是你真按照3T的量去操作,是容易出问题的。

  就比如货叉,也是放宽松了的,但往上加重量,断肯定不会断,但就怕加了又加。而且现在表面上看,好像没问题。但齿轮,轮条,链条等各种东西都是有设计的,你一次两次超负荷没啥,可一直负荷使用,那就不好说了。

  这就跟现在罗成在生产的变速器一样,齿轮的厚度就跟现在的不一样。因为这是后时代的变速器,是一款可以承受加数到两百码的速度的变数器。你用现在的变数器,就算能让车子开到两百码,但绝对容易出现问题。

  所以测到3T就差不多了,已经十分强悍了。留了两台叉车备用,陈主任立刻安排人把剩余的两台,一台运往四九城,一台运往天户那边。

  安排好后,陈主任想了想,还是安排人再送一台去某港口。现在国内缺叉车,特别是港口之类的地方。轧钢厂先留一台就行了,这能给港口那边解决多少负担就算多少。当然了,港口那边的接收单位钱是要给的,他轧钢厂也是要给罗成的汽车厂。一台五万呢,又他娘的当进口价格在卖,就这价格,罗成还说只是卖他们轧钢厂而已,别人要更贵。

  不过这价格虽然不低,但性能真的是那些进口叉车都没法比。

第233章 红袖添香

  下午,罗成在把新的图纸给赵主任那边后,又偷偷的烤鸡蛋吃了。

  吃蛋的队伍壮大了,其实在办公室这边的,不少人都发现罗厂长带着妹妹弟弟偷鸡蛋吃。这虽然没当面抓住,但几次厂长的弟弟妹妹还有弟媳轮流进办公室,然后只要细心留意,厂长办公室的垃圾篓子里老是有鸡蛋壳。

  不过发现的人基本都是这边办公室的人,没人会说这个。就组织部的都不说,这厂里买的茶叶他们那几人不也在喝。

  大家在食堂里已经买了三次鸡蛋了,五分钱一个,身为厂长,吃几个蛋咋了。食堂的人还偷剩菜剩饭吃呢,而且还是接待的时候刻意留的‘剩菜’。

  郑雪又不是真表妹,让小雨去喊秦茹的,没想到把假表妹也喊来了。不过想到郑雪是‘才女’,下午罗成就把她调离组织的岗位了,把她调到宣传部了。笔杆子不错,比老魏强多了,字写的很好看,词语也文绉绉的。

  宣传部多了一个人,特别还只是临时工,徐海棠很开心,李小彤跟她差不多进厂的,现在她都有两个兵了。而她还是孤军奋战,但现在不一样了,虽然多了一个笔杆子,不是广播员。但来的是临时工,她徐海棠可是正式工。

  正式工喊临时工干点事的话有问题不,一点问题都没有。而李小彤只不过仗着先来的优势,弄了两实习护士来这边,但弄来的实习护士因为工厂这边有正式名额,也够资格转正,就直接是按照正式工招进来的。

  明明李小彤现在跟另外两人都是一样的工资,但却摆着护士长的架子,另外两人都听李小彤的。

  不过现在徐海棠不羡慕了,毕竟李小彤招进来的是同级别的。安排别人有点理不直气不壮的,而调进来的郑雪不一样,临时工,地位天生比正式工矮一级。虽然不是广播员,这下午刚调过来,徐海棠就在念报纸的时候,还让郑雪朗诵了一首诗词。

  下午罗成也没闲着,昨天只是画了方块车2.0的外观图,今天下午是把底盘设计给画出来了。这东西明天就可以先生产定制几个,其他的也急不来,别说没有变速器了,有的话罗成也不打算装双离合的三档变速器。加上车身也要手工生产,急也没有用。

  下班的时候,罗成本来是照例提前下班的,但被一声‘表哥’给喊住了。

  罗成要下班从办公室离开,在二楼走廊上本来就要经过各科室,包含宣传科。以往路过宣传科,也都是直接过去的。这次没想到路过,就被刚调过来的郑雪给打了个招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