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_分节阅读_第79节(2 / 2)

  “海棠你怎么了。”

  “没事,可能是天冷了,有点感冒了。”

  “我给你开点感冒药吧。”

  “不用了,应该没事。”

  徐海棠此时正在办公室拿着一本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籍看着,她要干一行爱一行,提升自己的能力。她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在罗成的印象里已经成为了一个花瓶。

  而真正来厂里一点事情没干的其实是李小彤,厂里一个病人都没有,工人有小伤口都不来包扎的。虽然说干她们这行业的,最好就是啥事都没有,这样就等于别人身体没事。但李小彤好想开一个张呀。

  想了想,李小彤决定还是盯着点徐海棠,她再打喷嚏,就给她开药。要是发烧,给她来一个屁股针。

  在前往轧钢厂的车里,罗成询问着王慧,有没有办法增加厂里正式工的名额。她叔不是在人事局也是一个小领导嘛,罗成可不排斥走关系的事情。

  “罗厂长,我也没办法,而且这是人事部的事情。不过我们厂不是在生产那个手动叉车嘛。你不需要跟地方上报生产计划的,要是轧钢厂能长期稳定的需要,能签一个稳定的供应协议,其实就能当计划生产来安排的,然后就可以在人事局那边上报了。”

  王慧回答着罗成的问话,她叔叔是人事局的,所以对于一些申报名额稍微有一点了解。但她也看了厂里的那手动叉车的产品,这属于一个工具型的产品,一般是根据销售量来定计划的,感觉没谁会长期大量要这个。

  就比如工厂里要用的扳手,虽然工厂里的修理师傅人手一把了,但需求量也就这样了。她感觉轧钢厂体量再大也不会要一个手动叉车跟厂里签供应合同。但她这样说出来,只不过是提出一个办法。

  不过王慧提出的办法,她自己觉得不可行。但却是让罗成眼前一亮,轧钢厂那个笑眯眯的陈主任,上次还说有多少要多少的呢。这次去将他一军,不敢签供应协议,就证明他是在自己面前装逼,装逼就要做好被打脸的准备。

  如果轧钢厂真愿意签协议,虽然罗成也会很震惊一个轧钢厂要这样多手工叉车干什么。但更主要的是,就真不能小看那笑眯眯的陈主任了。

  罗成这边是走了没多久,罗保田是带着罗文和大队里的几人又到了汽车厂了。上次本来米糠和豆粕就没拉多少,这次罗文是要进城跟儿子罗成说一下镇里养殖的事情又有变了。所以干脆罗保田就再安排拖拉机来一趟城里拉一趟饲料回去。

  拖拉机没进厂,省得登记麻烦,把罗文放在厂门口就去粮食厂了,罗保田手上是有单子的,只要不超过购买量,就可以随时去拉货。

第186章 轧钢厂跟亲爹似的

  中国是基建狂魔,罗成还以为是改革开放后的事情呢。但离上次来轧钢厂才没多少天而已,轧钢厂之前的扩建在罗成看来好像还没怎么动工似的,这次一来,很多大厂房都在弄顶了。一些楼房也已经有一两层了。

  比不了呀,轧钢厂有资金或者财政支持,财大气粗。汽车制造厂,厂房都不敢建大,用不起钢结构顶面。而且一次还就只能建五个车间厂房,因为还需要建仓库,围墙,医务室,食堂,安保室等,都是需要汽车厂自己凑资金。

  进轧钢厂的时候,因为开车的不是罗成,本来轧钢厂门卫还要检测的,可当罗成从后座伸出个头来,竟然直接放行了。做在车里的会计王慧直接震惊了,这啥情况,要知道别人来汽车厂,哪怕同样是厂长也要登记呀。而罗成进轧钢厂,只要露个脸就能放行。

  罗成就喜欢王慧这种没见过世面的表情,让她明白,以后见到自己要恭敬点。找了一个停车的地方,让临时司机王城就在汽车边里等着,当然下车透透气也行,只要不觉得车外冷。

  直接上办公楼去找陈主任,然后在办公楼里,之前见过罗成的人,都热情的跟罗成打招呼,喊着罗厂长。这又让王慧懵了,要是不知道罗成就是自己厂的厂长,她都怀疑罗成是这轧钢厂的厂长了。

  “罗厂长,刚才那些人你都认识嘛?”

  “应该~~见过吧,我就知道这边的主任姓陈。”

  罗成摇了摇头回复着,刚才别人给他打招呼,他也是热情的回应着‘你好你好’的,但他真的一个都不认识。但的确有几个脸熟,好像是上次在这边,陈主任带他让他展示怎么使用手动叉车见过吧。

  来到主任办公室,陈主任正在喝着茶,是茶不是白开水。虽然罗成不会品茶,但他身为厂长,都没茶叶泡水喝。

  跟陈主任说明来意,需要管材铁皮板之类的搭建遮雨的棚子。

  陈主任点了点头,让人来开单据,把数量和型材说一下就行了。这时候罗成也摆了一下谱,让王慧去把厂里需要搭建的材料跟人家对接。他一个当厂长的,不能真跟跑腿的一样呀。

  “罗厂长,这两天听说你们厂在大量招人呀。”

  陈主任从口袋里掏出香烟,点燃后跟罗成闲聊着。

  罗成没有想到陈主任都知道了这事,不会是自己挖焊工不小心挖到了轧钢厂的吧。不过刚要说什么的时候,发现陈主任抽的烟,竟然是中华。华子呀,供销社他就没看见有卖过。

  “想要?”

  看见罗成的眼神,陈主任笑着问道。

  罗成也没客气的点了点头,这烟他倒是不怎么抽,但能装逼呀。不过也没在这话题上停留,觉得陈主任这人挺好处的,也就直接跟他说了厂里目前的状况。这生产车子,也少不了跟轧钢厂打交道,有些事情不需要藏着掖着。

  “罗厂长,其实你真要招工也不需要那么费劲,你这方法短期还行,长期是要吃不消的。”

  “没办法,自己慢慢培养没那个时间。其他的方式又行不通过。”

  罗成也明白陈主任的意思,现在人少他就感觉到一些压力了。那些师傅带来的人,大部分只能是计划外的临时工。在制衣厂买个工作服都算不上人头,很多工厂,工人要领第二次工作服,都要几年,这并不是工厂不舍得。而是有地方限制,制衣厂就不卖。

  “其实你以后要招工,我这边倒是可以给你帮帮忙。人的话我这边给不了,但是有些师傅想提升技能,我这边倒是可以帮你培训培训。”

  “真的假的,陈主任,你们这轧钢厂有几级的工人。”

  罗成没有想到陈主任会说出这样的话,现在很多工人自身的目标就是成为更高级的技术工人,甚至为了专研技术,连管理岗位都不愿意担任。而且一些高级的技工,说实话,在一个厂时间干长了,有内部招工的时候,都会优先考虑安排他们的家属。

  真能让一些有上进心的师傅有学习的机会,他们是真的会主动没有任何条件的申请调离的。而当陈主任做了一个八的手势后,罗成都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义安竟然有八级工存在。不过以前可能没有,但轧钢厂一般都是面对全国的,有八级工又真不算什么了。

  在再三确认后,并且陈主任还承诺可以每年让罗成的汽车厂工人来这边进行高级的技能考核。罗成算是确认陈主任不是说着玩的。

  购买材料和铁板的事情,开单子是比较快的,但要找材料和装车,送到汽车厂,起码得中午才能送到。

  还在跟陈主任交谈的罗成,看见王慧回来了,罗成才跟陈主任谈另外两件正事。就是手动叉车能不能弄个稳定供给采购的协议,虽然这边是说生产多少要多少,但没协议就等于没计划产量,没计划产量,就不能提前申请正式工名额。

  而罗成提出这个事情的时候,陈主任依然是轻描淡写的询问着他,你们汽车厂想要他们稳定每月采购多少。这又问住了罗成,量少了,金额不高的话,也申请不到多少名额。量多了,厂里目前就一套设备,下个月肯定要加的,但加不了多少。

  最后罗成只能借这边的电话打回去,询问张主任,这套机器购买过来,一天能生产多少套配件。

  在得到答复后,罗成保守点报了个五百辆手动叉车的量。一辆二百,也就是保底轧钢厂要购买十万块的手动叉车。

  罗成说出数量后,陈主任依然是大手一挥,喊人去弄协议了。看陈主任这样,罗成也有点懵,手动叉车是工具呀,一个月五百,一年就得是六千辆。一个轧钢厂能用多少辆呀。但轧钢厂订购协议是要盖章的,汽车厂生产了,他用不上都是需要买下来的,起码不要了也得提前申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