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_分节阅读_第73节(1 / 2)

  修理厂已经改为汽车制造厂了,而人事这边的任命证书也是要发过去的。计划生产也定来了,哪怕是计划只生产八辆汽车,计划内的利润也有二三万了。按照这样的利润增加五十个正式工指标问题不大。

  给汽车制造厂弄五十个带有编号的工作证本过去就行,而且新的章印和罗成的文件档案也可以一下送过去。

  一看见有企业招工,地方人事局的人内心都是松一口气的,立刻查汽车厂附近需要优先安置的对象。比如有学历的,退伍还暂时没安排上的,烈士家属的。

  徐海棠资料还不错,高中生,才艺还写了朗读,跳舞,唱歌,这汽车厂的宣传科就一个职工,可以安排过去。

  王力,受伤退伍兵,少了几个手指,推荐过去当安保。

  李涛,初中文化,父亲是烈士,母亲是难产死的,家里还有个妹妹,靠奶奶抚养大。低保户,推荐过去让单位优先安排岗位。

  李小彤,这丫头算是运气好,就住汽车厂附近,这汽车制造厂也属于重工业,一个小护士,让她去也去报道吧。

  诶,对了,上次王副科长有一个侄女好像要被分到一个小地方去当会计了。生产啥东西来着,反正总没生产汽车的厂强呀,给她调过去。

  哎,塞不下了,比例有限,就这样吧。

  这汽车厂里的人刚来申请正式工指标,其他一些岗位就已经被安排了。这些被安排的人,会先拿在人事局的推荐信去汽车厂那边的街道办,然后街道办那边再开证明去厂里,这样是避免重复推荐,另外就是不在一个地区的人,工作安排到汽车厂后,是可以在街道办申请租房的。

  人事局这边,主要还是安排特殊照顾的对象的。像中专生和大学生,也是他们负责推荐,不过这类属于人才,很多单位和企业都是抢着要的。高中生稍微有点难度,但烈士家属和不是正常退伍的,这其实就有些难推荐。

  而普通城市居民工作,人事局这边是不负责推荐的,因为很多没学历没技能的。他们也强安排到企业和单位里面去,是容易添乱子,这都是街道办去安排处理的。

  汽车制造厂,张主任是刚回来,罗成就安排他去把饲养的饲料找人去弄来。按照昨天说的,今天可能弟弟和弟媳就会来城里。到时候明天就让他们和妹妹一起来上班。

  厂里没有自己的货车,哪怕是罗成把农用三轮车弄出来,这拉饲料也不需要喊人了。张主任这次倒也不需要再往外面跑了,否则一点小事都要他跑腿,要其他两后勤人员干什么。

  张主任先是打电话去运输站,以他的人脉调一辆小卡车来运货是没有问题的。让卡车司机直接到厂里来,然后在让其他后勤人员和卡车一起去拉饲料就可以了。

  然后就是各自开始摸鱼,张主任在后勤办公室歇着,罗成在厂长办公室靠在椅子上看报纸。

  中午罗成没有回去吃饭,就在食堂解决的。弟弟和弟媳来的话,又不是父母来。下午下班去就可以了,这天气开汽车麻烦,开边三轮又有点冷。倒是可以让后勤部去弄一些火盆来,到时候再买些木炭,天气再冷点,办公室人员都还能烤个火。

  罗成记得好像看过一些单位的报道,可能不是这年代,但很多办公室的人,天冷不但烤火,还没事的时候打毛线。

  下午,罗成又研究了一下三轮货车的构造,尽量把一些没想到的东西补充了一下。然后又开始养精蓄锐,准备晚上再搞张图纸去绘画标记出来。罗成感觉他对发动机的构造原理了解的越深,好像对自身修理和改装水平也提升了。

  起码以前纯靠数据去组装,并不了解那些数据是怎么来的,是提供什么方式达到的那些数据。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罗成感觉自己变强了。

  “厂长,人事局那边安排了一个职工过来,是安排到宣传部的,要不要带到这边来看一下,还是直接让她入职。”

  “哦,宣传科的,男的女的。”

  “女的,高中文化,这是对方的资料。”

  女的,厂里这算是第一个女职工了吧,虽然明天自己的妹妹和弟媳也要进厂。但正式的肯定这算第一个。

  罗成看了看资料,让人事部的把人带过来。

  徐海棠,高中的。诶,这毕业学习好像上次听到同学李芳说过,这好像是自己的毕业学校。如果以前自己读的高中真变成这上面的高中学校的话,这来报道的可能还是自己的学妹。

  “厂长好,我是徐海棠,义安HK二中毕业的。”

  人事部的人把人一带过来,徐海棠就自我介绍着,虽然眼前的厂长很年轻,但她还是保持了镇定。以前她在学校的时候,就经常参加校园表演节目,这交际能力是有一些的。

第172章 挖人还要厂长亲自去

  不是罗成吹,就这时代的衣服,基本都土的很,能驾驭这时代衣服还显得好看的女人,在后世颜值绝对是吊打80%以上女生的。

  普通的衣服,双马尾辫,徐海棠却是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皮肤并不是很白,但张的给人一种精致的感觉。

  罗成内心闪过一丝骚动,脑海里突然出现更靓丽而且英姿飒爽的戴茜茜身影。呀呵~~是自己自制力高了,还是因为有更漂亮的对象,显得自己有自控力。我罗成竟然经得起美色诱惑啦,竟然没对高颜值的徐海棠起涩涩的想法。

  简单的交流了一下,罗成感觉徐海棠还是很不错的,聊天的话没有什么拘束,有一骨子自信感。特别是当罗成跟她说自己是同一个高中的,学长不才,勉强毕业后这些年,才混了一个厂长干干。

  学妹崇拜学长的神色是让罗成的虚荣感满足的很快的,特别是本事就自信的学妹。被普通学妹崇拜没什么,优秀的学妹崇拜完全是不一样的,哪怕只是长相优秀。

  跟徐海棠闲聊了一会,就让她去报道了,当个广播员吧,声音的确不错。但是普通话也是带义安本土口音的,但比现在宣传部的老魏强多了,老魏的普通话完成是纯粹的让人搞笑。让老魏说普通话,只不过是义安本土话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而已,说快点依然是义安方言。

  而徐海棠就好多了,起码叙述词还是普通话,只不过某个事物或者某个词才会不时的夹带地方方言。就跟那些讲话突然蹦出个英语单词一样的感觉,配合徐海棠的有点女性清脆感的嗓音,她讲普通话是让人感觉有种俏皮的感觉。

  一个是搞笑,一个是俏皮。反正厂里想要正规的普通话广播员,罗成感觉是难。现在国内只是在推广普通话,但并没有任何强制性的,一直到后来几十年后,先是对某些级别的领导要求普通话达到某测试水平,然后再要求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教师,话剧演员等等开始有硬性普通话要求。

  徐海棠在人事部那边报道,填写了资料后,因为本身就是住在本地街道办的管辖区域内。是不需要额外安排的,直接让她明天来厂工作了。广播员属于文职工作,一个月二十七块五。

  这类职工工资定级和级别是跟工人反着来的,工人是八级最高,而广播员的定级最低是十级,一级最高。

  徐海棠本来是差点当上了厂区小学教师的,教师最低是十一级,比如乡村大队里的小学教师就是十一级。但城区的小学教师是直接按照十级来算的,二十九块钱一个月。

  但你别看二十九块工资的老师没当成,跑来汽车厂当广播员只有二十七块五了。但有选择的话,大家都会选择进工厂。

  这年代老师只是一个属于被尊敬却不吃香的职业,当然了,教初中以上的老师工资还是可以的。小学老师反正是属于工资低还没什么福利的。

  多一块五的工资,有什么用,单位没福利,分不到什么票,过年也寒酸。工厂里只要效益过的去,随便分点就比这强了。而且广播员比教师工作轻松,属于清闲的职业。

  而徐海棠的报道,也只是一个开始。没多久又来了一个报道的,一个小伙子,十七岁,叫李涛,烈士家属而且是困难户,文化是初中毕业。属于特殊照顾的,不特殊照顾的话,可能就会跟昨天那批临时工一样,从十九块的工资干起。

  这个人安排给张主任那边去了,慢慢带着,不机灵的话,以后就是在厂里看管仓库的命。机灵的话,就会往采购方面培养。以后还可能有机会出差或者外出什么的,还能混补贴。后勤职工干的好的话,也是很吃香的。

  下午,罗成和张主任也是闲聊渡过的,但也没瞎聊。主要是聊手动叉车的机器设备已经定了,张主任还以开玩笑的方式试探的了机械厂能不能调一两个机械操作工师傅过来,但被婉拒了,老师傅没有,跟着一些老师傅后面干了一两年的学徒工倒是可以有。

  听那边这样说,张主任就没多说什么了,这干了一两年的学徒工,也就是会基本的操作。干肯定是能干,但一出问题,可能就解决不了。起码调试机器方面,不会有太多经验。而且招这样的过来,你挖人家过去,起码得给个正式工的身份吧。

  所以哪怕学徒工人操作机器,汽车厂也不能要。哪怕是调过来依然当学徒工,也是不能要。因为你现在招了学徒工,就影响后面挖人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