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_分节阅读_第66节(2 / 2)

  而地方单位这定量生产,也不好瞎定。定的计划太高,完成不了,只会打击生产的积极性。太低,地方单位吃亏。

  现在的企业生产单位,虽然是国营,但也是有自留金的,不可能生产多少卖了多少钱都一分不留的上交,然后用钱的时候又向财政申报吧。

  在解放初期,企业的经营利润方针是,生产商业型企业可以自留2.15%~5%的计划内利润。利润越高的产业,自留订的就会越低。就比如火柴厂,这类便民产品,依靠的是走量,一盒火柴利润和成本比例很低,基本上能定个5%的自留金。

  5%的自留金,很好计算的,这时代企业购买东西,像原材料供应之类的,就是先拿货,一分钱也不给,每个月到时间了就财务对接,把购买的账单一清,工人工资一发,剩余的就是利润了,企业就能自留5%,其他的都是要上缴国库的。

  这上缴国库,那就是地方与国家的事情了,义安想要发展建设就指望这利润。

  但只有5%的自留金,甚至高利润的企业一般只有3%左右。也就是你定价卖一百元的东西,扣除成本,人工,最后企业能到手的自用金可能就二三块钱。

  就拿方块车来说,五千一台,成本算你一千五,你利润三千五,然后企业按照3%自留,也就是一百块钱。

  这一百块的自留金,厂里就可以随便用,发奖金发福利,过年给大家直接发肉发什么。有效益的企业福利就好点,每效益的,过年发点票据,其他什么都发不出来的也有。

  五千块的产量,企业才能自留一百,有多少企业一年的利润能有五千。像一些县城的竹编厂,就是卖篮子,竹床和椅子还有竹编热水瓶套的。正式工都不敢有多少,利润能发的出工资就算不错了,如果有几百块利润,厂里也就拿几块钱。一年下来,最多就是自留几十块,就这点钱你还不能一下折腾完了吧,过年一人发块肥皂或者毛巾什么的,也就那样了。

  不过这说的都是计划生产内的自留金,如果都靠这样一点比例的自留金,平时想额外买点肉给厂里加个餐都不行。工人干活能有积极性?

  所以在这计划生产内的利润自提存留之外,还有一个计划外的自留金。计划之外的,就叫超计划利润,比如定的是十辆车的计划生产,你生产了十二辆,这另外两辆卖的钱就会成为超计划之外。

  最初超计划利润定的是12%~20%,作为企业奖励基金。但国内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这点自留,也就够稍微多发点东西。毕竟本事的计划生产量就不容易完成,你超又能超多少。

  而到后面,为了刺激企业生产,直接搞了一个超计划生产,企业单位可以自留40%。这一下就不得了了。只要稍微利润可以的厂,那都是掐准时间干活,一点都不停歇,就是为了把计划内的生产完成,多弄点计划外的。

  不过这说的是解放初期的利润分配计划,现在又不一样了,现在比最初的时候,经济好多了,计划外如果还用40%来作为奖励,就太多了,不但降低了标准,而且企业留成还规定了用途。

  比如研究技术的费用,新产品的试制费,还有劳动安全保障费,零星固定资产购置费,都由企业利润承担。当然了,这说的是商业企业单位,也就是汽车厂这种制造商品的企业。而地方单位和服务单位,那些费用还是由国家承担的。

  这也是为什么罗成申请研发方块车,是像汽车厂申请,而不是地方单位申请的原因。还有劳动安全保障费,就是工伤,医疗,养老。都是依靠企业的利润来支持。固定资产购置费,也很好理解,单位职工楼,现在商业企业得自己掏腰包,地方单位只负责非商业单位的了。

  所以现在虽然还是工人时代,但已经开始特别看中企业效益了。一个好的效益单位,跟一个差的效益单位,现在区别是很大的。当然了,大部分人没的挑,普通人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不错了。

  但有学历的人,他们在分配工作的时候,是有一次挑选机会的。单位对有学历的人需求也大,所以正常情况下,有学历的人,在分配工作的时候,一般都会推荐几个单位给他们选择。

  现在方块车通过道路测试了,定生产计划成了关键,定多了。反正完成不了计划,卖一辆车就能自留一百块,一百块还要承担各种费用,完成不了计划,利润就低,利润低就不会随便多招人,没有人规模就起不来。

  而地方财政可是希望企业生产的越多越好的,而且初期建设费用都是要靠地方拨款,不会搞杀鸡取卵的事情。而且都是国营,工厂开起来了,工人没积极性,完成不了生产,你想取消工厂都不行。

  现在地方单位靠前的几把手都找到了罗成这边,至于张厂长,他们也都得到消息了,以后汽车修理厂就只会是汽车修车车间了。张厂长最多就是一个主任级别的,真正做主的是马上走马上任的罗成罗厂长。

  首先,五千块一辆车的定价,大家都还是认可这个价格的,再高,一辆解放卡车也不过是一万多。就算是吉普车,二万多,可比这方块车大气,而且吉普车还有挡风玻璃呢。所以地方单位也觉得这价格定的很不错。

  然后就是这产量了,这计划产量也不是定了多少就一定是多少的。一般工厂都是一边生产一边扩张的,除非产品市场饱和。所以限制定的产量,就是根据目前方块车厂的规模来定的。

  如果是正常情况,现在还轮不到谈定产的问题,而是组建班底,招聘职工后再来谈定产。但现在修理厂的职工等于是方块汽车厂的职工了,已经具备了生产能力。所以可以直接谈计划生产了。

  至于职工招聘,一般是街道办和人事部的事情。罗成就算当上厂长,想要安排人,也只有推荐的权力。

  这生产的事情,罗成之前是问过姜组长的,姜组长说可以避开地方单位的厂长任命的。可以直接找汽一厂那边,让那边在义安成立汽一厂分厂就行了。这样就不是跟地方商量生产定量,而是跟汽一厂那边。

  这也是为什么姜组长说罗成身为汽一厂工程部的七级工程师可以不鸟这边地方单位的原因。

  如果是走汽一厂那边,这里成为分厂,自留的利润也会高。但有一点,那样的话,到时候这汽车厂可能就是外来的和尚了,虽然为了地方财政,也不会太为难罗成这边,但跟地方单位和企业就不是一条心了。

  成为分厂,罗成现在就可以委婉的拒绝谈生产的事情。要是想成为地方企业,罗成只要表示愿意跟这些领导谈产量的事情,那么只要罗成一开口,先不说具体多少产量,保证这些领导对待罗成的态度都会不一样。

  询问生产定量的事情,其实也是一种试探。

  此时张厂长也是站在一边插不上话,这是一个很难的选择。如果是他的话,他会选择成为汽一厂的分厂,这样哪怕能力不足,熬资历也能调到总厂那边担任一个管理的岗位。而且成为分厂,会得到总厂的技术人才支持。

  如果成为地方企业,光技术工人的培养就是一个大难题。义安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城区,要是直辖区或者省会城区,那还能调度不少人才过来。

  不过成为地方企业也是有好处的,起码建厂,厂对面那块本来有主的地,可以轻易的要过来。而如果是分厂,可能就会成为合作性质,直接讨要车辆来作为交换了。

  “我觉得目前最多能计划生产十辆,而且缺少技术好的焊接工人。”

  罗成开口说道,答应纺织厂的还有一辆方块车没交货呢。这马上要过年了,不得给工人多某点福利呀。如果是之前的修理厂,自身没多少利润,也就是多弄点票据,如果年前多弄点计划外的车,就不用发票据那么麻烦了,留成下来的钱就可以直接买肉发给职工了。

  听到罗成的话后,义安城分管经济的一把手,没有多说其他的,当场宣布义安方块车汽车厂成立。罗成将成为义安方块汽车厂的第一任厂长,将由地方任命,任命书也将会第二天就送到修理厂去。

  至于初期的计划产量,自然是会卖罗厂长一个面子,说十辆就十辆。但一般超计划产量一多,就会自动调整计划产量的。这时代还有一条规定,超计划生产的量,最多只能占计划生产的百分之五十。

  也就是计划生产二十辆,你超计划的就只有十辆,你要生产出超计划的二十辆。那么下一次的生产计划就会提升到二十六辆左右。

第159章 自己生产的东西也要花钱买

  苟富贵,勿相忘。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罗成此时倒是突然挺佩服张厂长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汽车修理厂没有自身的产品,一个服务型单位,在市场汽车量还没有起来的情况下。能维持的如此好真的算是不错了,那些有车的单位,一年到头可能也就用上你一两次。为了职工的福利,只能去相识各企业的人。

  这哪怕是过年只能发一些票据,对大家来说也是好的,毕竟修理厂的工资高,有钱没有票才是关键的。

  回厂里的路上,罗成问张厂长,他这啥也不会,担任厂长要干什么。

  张厂长告诉罗成,不需要他会什么,招人的事情,人事部会去处理。甚至,那些非生产的部门,都不用罗成操心。

  运气好,像安保处的张队长,如果没有额外人员空降的话,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成为张科长了,但肯定得等新厂房建设好以后,有几个大门要看管和各种厂区巡查。到时候安保处的人员也会增加。

  宣传科的老魏,魏田,升肯定是会升,但可能会因为能力不足,能当个部门组长就不错了。而宣传科属于文科,到时候可能会有正式的广播员,而这类职位,会优先让待业高中生选择,而且偏向于女生。还有厂里职工一多,就会有自身的医务室,很多医务的实习生,也就是小护士,都会抢着来争取报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