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_分节阅读_第60节(1 / 2)

  罗保田被罗兵喊到罗成家后,就开始询问什么事。如今粮食一分,为了顺利带来村民熬到明年春收,他是天天组织人抓紧时间抢种一批白菜和萝卜,天再冷就啥也种不了了。

  罗成是把养殖家禽的事情给罗队长说了一下,而罗成根本不知道一个大队其实是管那么多人的。罗成一开始的想法可只是想照顾一下本家姓这本的人,之前听父亲说每天去大队里干活的有一两百人,所以他是按照二百人左右的量来算的。

  当罗队长说整个大队两百五六十户人,养殖的话,能不能供应的上。罗成就懵了,他一开始是想一家起码得养个四五只鸡鸭的。否则经常一家五六口人,不可能养一只鸡等着一只鸡下蛋养活一家人呀。

  如果养五六只鸡鸭,不说每天能下蛋,就算平均有两三个蛋,积累多了拿到城里来换粮,也能让一家子喝上稀的。

  而且罗成也没让大家都养鸡鸭,还有猪呀,这涨一斤肉,就能换很多粗粮了。人家养殖场都跟罗成算过了的。一只鸡一天差不多就是吃150克左右的食物,一斤米糠混合豆粕的话,可以喂三只鸡。

  三只鸡喂一天的成本,不会超过一分钱,蛋生出一个鸡蛋,不算票的情况下就能卖五六分钱。养猪也是一样,养的好能养活很多人的。

  别人不养,是没米糠和豆粕来喂,罗成一分钱能买到豆粕,几厘钱能买米糠。其他人是翻倍都买不来。

  二百六十多户人,量太多了,光鸡都得弄一千五百只左右,这成本就得一两千块了,他弄的又不是鸡苗,而是生蛋的鸡鸭。

  而且还要弄猪呢,也不是特别小的猪仔,一只猪都得几十块。而且也不是你想养多少有多少,得控制量,一头猪一天能三斤多的饲料,要是更大点,还要加量。

  就拿二十头猪来算,平均一天四斤饲料,一天就八十斤,一个月就两千四百斤了。一个月得一吨二的量。鸡鸭一户算两斤量,先按照二百五十户算,一天就五百斤,一个月就七吨半。

  等于要满足一个大队的生存问题,最少一个月饲料就得九吨。而修理厂那边,职工要分点米糠和豆粕弄点好处吧,汽车修理厂自己还要搞养殖,一个月也得好几吨。

  你这一算,根本养殖不到两年,一辆车子的价格量全部就得用完。要是方块车通过道路检测,开始量产,还打算到时候弄厂也搞个内部养殖呢。没足够的东西来喂,那搞个毛。

  罗成沉思了许久,肯定是不能按照二百六十户一户五六只鸡来弄。感觉有点一刀切了,而现在真正有困难的其实是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这应该把没老人和小孩的降低标准,普通民户一家配三只鸡,有老人和小孩的,有一个加一只,这样就感觉能控制的住。

  罗成把自己的想法一说,罗保田那真是大喜,只要按照罗成的想法去弄,他能保证今年第三大队里,不会有一个人饿死。

  但这事情他身为一个大队长做不了住,得上报公社,必须立刻就去,早一点得到批准,大队管辖的村子就不会有老人‘出走’了。

  这绝对是造福农民的大好事,罗家人也感觉脸面有光,父亲罗文都能想的到,以后这十里八村的,都要对他们罗家感恩戴德。这是积德的大好事。

  罗保田虽然是大队长,但也没自行车,去公社都是跑去的。罗成让罗兵去厨房赶紧把兔子宰了,等罗队长消息回来,一起吃肉。

  这一等,就是直接等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罗包田才带着喜色回来。上面同意了,不过想想也是,这可是好事,没道理不同意。

  那就一起吃饭聊聊细节了,这鸡鸭怎么去弄回来,还有米糠和豆粕,也是要去城里那边拉回来的。

  罗保田说公社里有拖拉机,秋收都过了,也用不上了,应该可以借来去拉,最多多跑几趟。不过在商谈的时候,罗保田询问了一下罗成,这量能不能再大点,公社里其实还有点钱,能不能多弄点,照顾一些其他大队。

  罗成摇了摇头,想了想还是坦白告诉了罗队长。就这养殖,也最多让大队里搞个一年多。这豆粕和米糠是拿生产的汽车去换来的。真想要多少有多少,刚才为什么还限制家里没老人和小孩的少养。

  罗保田点了点头,也对,这东西能想要多少有多少,怎么可能。

  龙阳镇,公社。

  “冯真长,真这样做嘛,那罗保田不一定会愿意吧,而且那罗成可是他本家子侄辈。”

  “那我就看着镇上的老人一个个就那样走出去嘛,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到时候要怪就让罗保田怪我吧。但你们都注意点,别走漏了风声。等那罗成说的鸡鸭猪和饲料都弄到镇里了,再控制住他。等罗保田无可奈何的时候,应该会深明大义的。”

  对于第三队长罗保田,冯真长还是了解的。算是一个为农民着想的人,但有点护短。小农主义强。

  先不说这次是否算计了他,真就让他们那样搞。所谓患寡不患均,养猪就不说了,肯定会专门弄猪圈来养。但那些分到鸡鸭养殖的,你以为能保的住?农民是纯朴的没错,但还有一句话得记得,穷山恶水出刁民。

  冯真长敢保证,其他大队的村民看见自己没有,那些分到鸡鸭的,肯定会被偷。你分的均匀,村民都会共同维护,你这村有,那村没有,那些村民急眼了,可不会管是不是一个大队的,其他大队的一样抢。

  而真到那时候,罗保田肯定会召集人,抓到谁就直接打过去。很多地方,小队之间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带着一个村打架的少毛。大队跟大队起纠纷的事情又不是没有过。

  所以冯真长的意思很简单,等鸡鸭猪和饲料来了,直接强制接管。然后每个大队都去安排自己的小队弄一个鸡圈,让老人和小孩去喂食。就跟罗成的想法一样,照顾没劳动力的老人小孩。

  那些家里没老人小孩的,饿一饿没事,都是年轻人,扛的住一点。

  罗成家,这事还没有一撇呢,罗保田就在拍着胸脯。到时候罗兵就不用去地里干活了,就每天去村户里收鸡蛋,跑跑腿就可以了,给他记满工分。秦茹这个罗家儿媳,让她去管猪圈,也不用干什么,白天就看着就行。养猪喂猪的事情会另外安排人去做的。

  他罗保田,其他能耐没有,身为一个大队长,安排队里的人干什么活的权力可是有的。说的兴起,还提议让罗文也参加下次队长选举。他罗文家搞一出这样造福大家的事情,他罗保田觉得自己退位让贤都可以。

  不过一个大队可是有两个队长的,他们罗家本姓人,把正副队长都给当了又怎么了。贡献这样大,大队里的村民要不同意,那都是白眼狼,要遭天谴的。

第145章 一车坐十个人

  一只兔子,只煮了一半,八个人吃,一人也就吃几小块尝个味。

  没让大舅爷再藏柴房了,起码不需要避着人,这养殖猪和鸡鸭,肯定能保证罗家人都最少能喝上稀的。也就不存在收留大舅爷到时候罗家被本姓人赖上了。

  当然了,住还是住柴房,刘家沟那边不是第三队的,养殖轮不上那边。大舅爷可以洗干净点,正常走动了。

  中午,罗保田在罗成家吃过饭后,就去找人了。罗文和罗兵也被喊去,去乡村里喊他们大队的小队长来开会。

  罗保田这是去找会计和记工员他们,这去城里拉饲料也好,鸡鸭啥的也好,都要记账的。还要跟记工员商量,这养猪圈弄好,安排多少人来养,一个工记多少工分。

  罗成则不急,他只要等罗保田组织好了人手,就跟他一起进城就是了。大队里这些人如果当天去,不能当天回,住宿会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

  在家里,罗成跟老妈和奶奶聊了会天,就打算出去溜达一下。这龙阳镇其实周边还是有很多小山林的,只不过目前秋天比较光突突了点。但罗成打算去山林里签到,这随便搞一个野味,那都是肉呀。感觉比在粮店签到好。

  没有米饭吃,也可以食肉糜嘛。

  义安城东郊区,派出所。

  为了抓寻偷牛并杀了一个村民的犯罪团伙,必须加大巡查力度,在无法再增加警力的情况下,十辆方块车派上了用场。

  因为车身比正常小轿车还小,很多前往附近的乡镇小道,有时候也能轻而易举的开过去。这在现在乡村道路还不发达的时代,其实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乡镇的派出所,现在一般用的都是边三轮巡查,主要也就是体积小,很多道路方便。但乡镇的派出所,总共也不会有多少警力,一个派出所最多就一辆边三轮,甚至没有。

  “队长,这车别看小,可比边三轮动力强多了,那后车座位的铁架座我看不是焊接在上面的。是螺丝加固的,拆了的话,我感觉挤一挤能装不少人,最多抓到人,再装回去还给人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