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_分节阅读_第50节(1 / 2)

  “戴茜茜同志,不必客气。”

  端着碗,本来要直接开吃的时候,罗成差一点被戴茜茜一句正经的话逗笑了。不过这时代的确对象之间也会喊同志的,罗成也是笑着回应了一句。

  罗成的回应,对于三个跟着班长来的文艺兵而言,无关紧要。反正班长不发话,她们是不敢开吃,刚才一听到开吃,马上就端起碗用筷子夹起一个在嘴边吹两口就往嘴里塞了。等罗成回班长话的工夫,饺子都下肚一个了。

  真好吃,比过年时候在部队里吃的饺子还好吃,这饺子皮都带玉米味般的香甜。

  锅里的饺子还没熟,几人就吃完了,戴茜茜也不例外。跟部队里的人比吃饭速度,一般人是真比不过。

  这边在开心的吃饺子,龙阳镇那边大多数人忧愁了起来。

  因为夏天干旱,这边人是渴不死,大家吃的水是勉强有的,但地里是真的缺水。灌溉都靠去很远的河边或者水库挑水过来,就算存活了下来,稻谷也是处于经常缺水的状态,欠收还是好的,有些地方附近水源实在太远的,枯死了颗粒无收的情况都有。

  其实大家早就知道了这季稻谷收成不怎么样,真丰收了,哪里会跟卖女儿一样嫁女。哪怕现在家里没粮,熬一熬也就好了。

  收成差,交完公粮,然后统计剩余的粮食。再按照一年大家所有的工分来计算。比如整个大队有一万个工分,如果剩余收成有一万斤粮,那么一个工分就值一斤粮的价格。但如果只有一千斤粮,一个工分就值一两粮食的价格。

  算出多少工分多少钱之后,你可以选择要粮或者要钱。不过今年不用问了,都会选择要粮。但就算如此,也分不了多少,今年冬天,又得仙去不少老人了。分粮了,大家没有一点喜悦,一些身子骨不好的老人甚至已经开始准备绝食了。

  而身子骨就算硬朗的老人,也只有两选择,要么也去了得了,要么乘着现在还能动弹,披上破棉袄,拿上一个破碗,乞讨去。没有破碗的,也得刻意弄碎一个角。去乞讨的时候,让施舍者明白,我碗是破的,盛碗稀的,也就只有这样高,不会多要你的。

  你拿一个好碗去乞讨,有善心的人就算看你可怜,想给你一口稀的,那给你多少呢。给多了人家不舍得,给少了,又过意不去,干脆就不搭理你。碗口破,装稀的是装不了多少的,心善之人想着也就是自己少喝一口的事,也就给了。

  罗家一家子也愁,他们不是愁自己家里能不能熬的下去。两丫头跟着大哥去城里了,农忙的时候,她们也挣了不少工分。这一进一出,就能节省不少。而且罗成留下的钱,除了罗兵结婚那天给了十块,其他的只动了一点。

  所以罗家是日子今天不会熬的艰难,再退一步说,大儿子在城里,怎么都有一个后路。但依然得愁呀,父亲罗文有弟弟妹妹呀,长兄为父,虽然弟弟妹妹都是当父母的人了,甚至要不了几年都可以当爷爷奶奶了。

  这样的收成,真难做到见死不救的。当然这只是刚分粮了,还没到那时候。真等到来开口了,基本是已经撑不下去了。

  罗家一家人坐饭桌上喝着稀菜粥,说是菜粥也不过是几片子菜,粥也清的很。窝窝头今天也没弄,家里最近其实吃的还可以的,但这粮分下来,愁的就单纯想省一省。儿媳秦茹也知道情况,嫁过来这几天,公婆对她都很好。

  秦茹今天也一样愁,人虽然嫁过来了,以后娘家也就是客家了,自己回去就是一个客人。但哪有儿女真不担忧家人的,罗家这边大队里分的不好,秦岭口就能好拉,都一样,有些村田地差的分的可能更少。

  吃饭,门是关着的,但也只是虚掩。突然门被推开了,一老者穿着破棉袄,手里拿着个破碗,出现在大家面前。

  “大~大舅。”

  “哥。”

  喊大舅的是父亲罗文,喊哥的是罗成的奶奶。

  “燕呀,哥要走了,走的路上来看看你。”

  罗成奶奶的哥哥,也就是大舅爷,刘家沟的,奶奶也姓刘。刘家沟在一山沟底下,本来村里田地就不怎么好,连续几年干旱,真撑不住了。知道今天收成不好,但老人也没多少真愿意死的,活着谁不想呀。有时候也就是自欺欺人,想着万一分的粮够呢,明年收成好起来了呢。

  但这次公社分粮了,该面对现实的要面对。

  大舅爷打算去乞讨了,实际上也明白,这出门去乞丐,一上路,可能就是真上路了。来罗家,也就是跟妹妹告个别,心里也就不惦记了。

  罗成奶奶望着自己的哥哥,眼泪是直流。如果今年不是大孙子回来了,改变了家里的状况,她也可能是要上路了。

  罗文也不知道怎么面对大舅了,自己刚才还想着弟弟妹妹分的粮有多少,够撑多久呢。娘的大哥竟然来告别了,这一告别很大的可能就是生死两别。

  一声又一声的叹息,这老天爷真是不让人活呀。最后,罗家并没有让大舅爷走,也就三个月的时间,多一个老人能咋的。

  大舅爷留下来了,住罗兵以前的柴房,这事还不能告诉大舅爷那边的家人。别最后这边好不容易收留下来,大舅爷那边的子女还找上门来求罗成奶奶给救济。大舅爷的子女也等于是奶奶的亲侄子侄女,这亲戚关系,没个一两代是断不了的。

  罗成的奶奶也知道,收留自己的哥哥,到最后实际上等于是拖累他那大孙子。没有自己那大孙子罗成,别说自己大哥了,自己今年也难过去。这罗家要是撑不下去了,怎么可能不去城里找大孙子罗成。

  ……

  大院房。

  今天这顿饺子,大家是吃的很开心,煮饺子的那锅汤,最后都是全部喝了的。饺子放进去煮,可是有面粉的,煮了饺子的水,怎么可能倒了,这样多人,一人不到一碗也就没了,你想多喝都没有呢。

  饺子吃完,赵倩她们是抢着收拾碗筷。她们可是知道的,凭她们到时候交的那点定量粮票,可吃不到这个。这吃了洗刷的事情,就不用麻烦罗成和他妹妹了。

  戴茜茜对他开的边三轮有些兴趣,明显跟部队里的不一样,在部队她也是开过这个的。不过不是在文工团,在她父亲的部队里开过。汽车也是在父亲的部队那边学会的。

  单独相处的机会,竟然就这样主动来了,罗成让两妹妹自己做衣服去,他则带着戴茜茜去看看改装的边三轮。虽然那边三轮驾驶难道上升了,操作方式除了打方向盘,其他都跟汽车一样了。但那又如何,其他人连自行车都没有,他可是有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座驾了。

  别说这是厂里是公家的财产,罗成也没否认这一点,他难道不可以是测试改装后边三轮的性能嘛。

第126章 单手开吉普车的姜组长

  一个边三轮,被罗成改成开汽车的操作方式,不管是否操作难度提升不提升,但对于会开汽车的戴茜茜而言,这是神奇的。

  会开车的,基本指导一下就会了,比汽车起码好开多了,起码打方向不费力气。在街道上慢慢行驶溜达,戴茜茜和罗成算是真正的第一次正式的交流。

  罗成介绍了他目前在这边主要干的是什么,当学习小组的组长没什么意思。搞方块车有意思多了,但两者其实也并不冲突,方块车需要方向助力泵,也需要其他的,比如减震器。学习小组的组员完全可以充当他的助理之类的,他们是工程师,给他们画个图说一下原理,自己在厂里等产品做出来就行了。

  而戴茜茜也跟罗成介绍了她在文工团里的生活,跟部队生活没多少区别,就是部队的训练变成表演训练的。当然了,部队当兵是没有工资一说的,只有津贴。文工团倒有点像是发工资的性质,进入文工团,其实跟参加工作没多少区别。

  在交谈过程中,戴茜茜试探的询问了罗成,支不支持她一直当文艺兵,不过可以让罗成放心,如果两人真在一起,她会调到这边来的,不会不顾家。

  支不支持?罗成很想说,她穿这军装,在后世就是最强的制服诱惑。而且别说男的,为什么很多女性其实也喜欢当兵的男的,很多答案就是觉得男的穿军装很帅。

  所以罗成当然是支持的了,而他的支持,让戴茜茜的顾虑又打消了一步。她父母给她介绍的对象基本年轻的军官,津贴不会少。如果是找那样的对象,是希望她放弃文艺兵这职业的,会给她找一个轻松点的文职工作,养儿育女才是更重要的。

  罗成是根本不会想到该死的制服诱惑选择支持,会歪打正着的让戴茜茜对他加深好感。而他生产方块车初衷只是让其他单位来求修理厂,来达到自己虚荣心的同时,还能吃香的喝辣的。

  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行为,在戴茜茜心里,却成为了一个为汽车工业发展付出自我贡献的有志青年。

  边三轮开回了院子旁的街道上,戴茜茜下了车,罗成应该要去厂里忙事了。而她来义安这边也好多天了,其他人也跟着她,倒是没有好好的带她们逛一逛这边,见识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