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_分节阅读_第38节(1 / 2)

  “牛子,大力,赶紧把手上的东西放下,来给罗组长帮忙。”

  听到罗成的招呼,王城立刻让徒弟别去整理啥东西了,这跟着罗组长干活,说不定能学到点能耐。

  发动机本来就根据固定口,让王城焊接好了固定口的,弄几个螺丝螺帽拧紧固定好就行。

  而摩托车发动机用的是拉扯式发动,说简单点,就是跟那种自动收缩的卷尺一样,一拉就把转带拉出来转动,一放就回去。但并不是用手来拉,而是拉索跟踩踏板链接在一起,用脚一蹬,来带动发动机的转动。其实跟摇杆式转动原理一样。摇杆的是一直摇,踩踏的是踩一脚没发动就弹回再踩而已。

  边三轮上有踩踏板,连接好后,就是要翻过来装油箱弄点汽油来试试了。汽油这东西,在车间就有,油箱也是设计的能放的下而已,还是要后续加工固定。(油箱给油和发动机的化油器原理就不说了)

  面上的油箱罩子也是先不用安装,因为等会如果真发动,还要手动闭油熄火。

  脚踏板那边也有助力齿轮的,上了点机油后,也能轻松点踩踏。

  等弄好一切后,已经到了下班点了,但车间里的人一个都没走,都围着看热闹呢。

  “差不多了,王师傅,你来试一脚。”

  没有装齿轮齿条,是无法带动车轱辘的,装了那个,就得装变速器挂空挡启动。否则这一脚下去,要是启动了,车子会直接往前面撞,一个人拉都拉不住的。

  现在这样启动是没有如何的危险的,就看这发动机好不好启动了。

  王城听到后,也不客气,扶着车把手,侧着身子,右脚就踩在踏板上,猛力一蹬,听到发动机拉扯的声音了,但没有启动。不过王城也没停歇,立刻回弹又是一脚。

  ‘哒哒~~’。

  发动机运行的声音响起,因为没有轮胎,发动机哪怕没有汽车的马力强,边三轮的车轱辘也跟地面一直发出轻微的颤抖声。

  姜组长在边上看着笑了笑,这东西简单,不过启动发动机也只不过是第一步。他好奇的是后面如果不采用摩托车配件,罗成如果用汽车部件来弄这辆边三轮。

  “不错,王师傅,把油门闭了,熄火吧,明天有事嘛,没事帮忙把油箱固定一下。各位师傅也别看了,下班啦。”

  没热闹看了,的确该下班的就要下班了,但通过刚才的事情。车间里的人都知道,以后修理厂将会多出一台属于自己厂里的边三轮了。

  罗成要去食堂吃饭了,姜组长他们是会直接回楼房去,车子他们会停厂里,走路回去也要不了多少时间。这汽车毕竟是用来工作的,所以上下班的话,他们还是会自觉的不去开车。车钥匙也会放办公室,罗成要是想开车回去的话,也可以。

  罗成想了想,自己住的也不远,没必要开车,这摇杆启动有点麻烦。而且车子开回去,老是一群人围着来看,除了小孩,你招呼起来烦,不招呼又不好。

  不过罗成对边三轮还是有点上心的,让姜组长没事的话,明天去机械厂带一个师傅回来,现场把齿轮齿条给配了。这东西得调试松紧的,罗成可不会,后世这要是齿条断了或者怎么了,直接根据型号换的。长了去剪掉一节或者短了去补之类的,他可真不会。甚至汽车长里的人都不会,有问题就算不换新的,也是拿坏了的去机械厂找人修复的。

  姜组长点了点头,这调度等于就要用上了,明天请人家师傅过来,让食堂炒个荤菜。保证人家来帮忙的师傅乐呵。

第98章 小雨,我也想吃食堂

  在食堂里吃过饭,罗成也要出厂回去了,办公室还有他的东西,一次性也不好拿回去。打算分两次,先拿煤炉子和热水壶热水瓶回去,锅之类的明天再了。不过回去的路上他打算从粮店里绕一下。这细粮不够吃,粗粮他吃不惯,想想今天也没什么好地方签到,不如就去粮店里签到。

  罗成来到粮店的时候,粮店已经关门了,不能进店里面,只能靠近门口了。

  “系统,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大米二斤,玉米粒一斤,面粉一斤,玉米面一斤,红薯两个,大豆半斤。”

  看着系统签到的东西,感觉还行,除了红薯属于杂粮,大豆玉米粒属于粗粮,其他都算是细粮了,而且获得的玉米面算是真正后世的那种玉米面,纯玉米弄出来的面。

  因为手上提着东西,签到后,罗成就立刻回家了。

  龙阳镇,罗家。

  此时人手一个大窝窝头,都在听罗小雨说城里的事情,除了诗诗外,每个人的兴致都非常的高。

  而罗诗诗有点不开心的原因很简单,姐刚才说了在大哥食堂吃饭的事情,菜是猪油炒的,可香了,而且姐还说总共吃了七碗大米饭。虽然不是用家里这样的大碗装的饭,饭盒每次装的可能少点,但吃的老过瘾了。

  本来罗诗诗都说了要跟姐姐罗小雨一起去城里找大哥的,就因为不想浪费来回的车票钱,没让她去。可姐刚才也说了,她来回就没得花钱坐车,开班车的司机师傅跟大哥现在关系好的很,也认得她是罗成的妹妹,去的时候没要钱,回来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是罗成送上车的,更没给钱。

  想到车费钱也没给得,要是自己也去了,那也可以跟姐姐一样,在大哥工作的食堂吃饭了。她虽然比姐姐小一岁半多,但她觉得自己也能吃七碗大米饭的。而且大哥还带姐姐在城里逛了,看了好多东西,她也想的。

  “小雨,你哥答应回来,应该明天就会回来了,有说是上午还是下午不。”

  “没有,大哥说会回来帮兵子去迎亲的,没说会坐明天上午的班车还是下午的。”

  “嗯,那你跟诗诗明天还是上午去路口接一接你大哥吧,上午要是没接到,下午再去一趟。”

  父亲罗文交代着,现在天冷了,罗成被子什么的带到城里了,可能这次回来又会带被子回来,这带东西回来,反正她们也没什么事,不如去接人。

  家里现在盖的被子,也没有的多,到了冬天,家里会弄一床草被子压在面上。主要是家里人多,弄不起那么多床被子。

  以前小雨和诗诗小的时候,天冷,还能跟父母挤一起盖两床被子,现在大了挤不下,只能天冷加草被子。

  就这条件,罗成也算好的了。有些农村人,家里人多的,冬天冷的不行,四五个人挤一张床上,木炭又烧不起。睡在靠外边的人,经常被子也遮不严实,每天睡觉都冷的不行。甚至有人干脆就钻草窝里,就是那种喂牛的草窝。

  冬天身上穿的破旧棉袄,也是晚上睡觉会当被子压上面的,反正家里人多的,又不睡一张床上,想要盖两床被子的,在农村是及少的。

  小雨和诗诗都点了点头,接大哥,就算父亲不说,她们其实都愿意主动去。

  晚上除了奶奶和小雨就吃了一个窝窝头,其他人都吃了两个。奶奶是年龄大了,让给其他人吃,而小雨是中午在城里的食堂吃了那么多,这就带十个窝窝头回来,不够平均分,自然她少吃一个。

  现在家里也就中午会每人吃个干的窝窝头配稀饭,晚上吃完没多久就睡觉的,平时都不弄窝窝头的。

  饭后,两丫头在厨房里帮着把碗和锅洗完了才回房间睡觉。

  躺在床上,小雨也没立刻睡觉,而是有点兴奋的跟诗诗说着,以后要是去城里住了,会如何如何。

  “小雨,我也想吃食堂。”

  诗诗当然也会幻想着以后去城里生活的日子,但她现在还是惦记着吃食堂的事情,忍不住抱着小雨,把想法说出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