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_分节阅读_第7节(2 / 2)

  粮食是安全到家了,加红薯,有二百八十多斤。一百斤棒子面,一百五十斤红薯。起码要拿出来不少帮衬亲人。

  至于罗成要的大米和面粉,还有一些小米黄豆的,总共也就三十斤。既然有这样多棒子面和红薯,有这个帮衬一下就可以了。面粉可以留着过年包饺子吃,小米是罗成买来熬粥给奶奶补身子的。至于大米,嘴馋的时候,罗成想吃点。

  老妈和奶奶因为知道他们去买粮,也没在屋子里坐着,一直就搬着凳子坐门口。看见他们三人抗着大袋子回来,都是吃了一惊,当然了,罗成手上的那几个小袋子不算。

  罗兵和父亲罗文都流了不少汗,但回家后,依然是有说有笑的,好像并不怎么累。而罗成只是拿了三十斤的东西回来,但其实他感觉已经有些吃不消了。粮站到家可不近,走的快也要接近二十分钟。

  而让后世的年轻人,背着三十斤的东西,不怎么停歇的走二十分钟。平时不锻炼的人,真的有些吃不消。

  对于罗兵和父亲罗文,他算是服了,一百多斤呀,就这样扛回来的。回来后,也不见得有多累。

  这样多粮,如何分,这打乱了父母的计划。原本以为粮票多少,就大概能买多少斤粮。没想到全国粮票用处这样大,想怎么换购就怎么换购的。

  这一百斤粗粮棒子面的话,两叔叔两姑姑都可以带个十斤回去了。老妈也有点私心,人心都是肉长的,想帮衬一下娘家父母。打算带个二十斤回去,红薯也稍微带点。

  至于老妈王玲的兄弟姐妹,也就是罗成的舅舅小姨之类的。那老妈也不可能跟这边一样,每个都在帮。

  老妈是想着,到时候粮食给自己的父母送过去,其实也就是送到罗成的大舅家。然后送去的粮是给父母的,父母再怎么跟其他人分配和帮衬,她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这边算是盘算好了,红薯也让他们一家带二十斤回去。自己家老妈给娘家那边再带些,家里也留不下多少粮了。而且不可能分配的那么平均,父亲这边他还有老娘要养呢。

  粮食拿回来了,等会那些亲戚过来,得有一二十人呢,这午饭也得忙活。

  红薯要洗干净切成块状,棒子面弄成点窝窝头,弄点小米和大米煮一大锅稀饭。红薯稀饭粥,煮的稍微浓稠点,在这年头,就算很好的了。就这还有用掉不少粮呢。

  没有钟表,加上大部分人家里就吃两顿饭,甚至一些女人和小孩一天可能就吃一顿饭。所以一般吃饭时间会比后世的午饭要早点,也没有具体时间,都是看天凭感觉。

  但有一点跟后世一样,越是住的近的去做客去的越晚,越是远的反而来的最早。

  住的远的怕耽误了,所以一般都会提前多一些时间。而住的近的觉得总共没几步路,不急,反而磨蹭。

  小姑是最早来的,还带了一些萝卜秧子来,正好煮稀饭可以放里面。

  小姑对于罗成来说,完全就是这时间凭空变出来的,没有任何的印象。小姑来后,是罗兵和两妹妹在喊小姑,罗成也就顺带着跟着喊了。

  而小姑对罗成完全是不一样的态度,热情的很,罗成可是罗家唯一读过高中还当过兵的。以前就是说他有出息,肯定会飞黄腾达的。但后来高中毕业也不知道怎么的就去当兵了,几年没回来,谈论他的自然也就少了。

  但现在罗成回来了,对于小姑来说,那就是她在娘家可以给她撑腰的人。有这样一个侄子,在婆家那边说话也会有底气。

  “成子,你可算回来了,这几年你父母和我们可一直惦记着你。你这军人的衣服穿的真好看,长的真的比一些姑娘还秀气。”

  小姑罗红带着小孩直接走到罗成身边夸赞着,而小姑父自然是去跟罗成的父亲闲聊了。

  对于小姑的交谈,她是很热情,但因为罗成的‘不熟’,真不知道怎么交谈。好在小姑带小孩来了,罗成是直接转移话题。

  “小姑你先等等,我去屋里拿点东西。”

  应付了一下小姑,罗成就回房间了,房间里没有其他人,他都不需要装模作样去摸包了,直接一包瓜子出现在他手上。

  系统里能吃的也就是这一包瓜子了,不能吃的还有一个脸盆,手电筒也拿出来放包里了,系统里拿出来后的东西,放不回去。

第17章 技能

  瓜子,这东西在副食品里也属于难得的东西,花生很多地方都可以种。农村人在往年大队里或者村里也会组织一些人种点,所以花生这种副食品虽然在粮都吃不饱的情况下,也很稀缺。

  但瓜子就更稀缺了,瓜子虽然也属于副食品,但一般情况下,普通人的副食品本能买的副食品只能是一些调味品,油,盐,芝麻酱之类的。

  这花生瓜子,甚至更精贵的糖果,都是有专门的票才能购买的。也就是说,花生有花生票,瓜子有瓜子票。还有糖果票,豆腐票,糕点票,等等。

  所以说,哪怕是城里吃商品粮的,不到一定地位,过年过节最多发一点花生票给你。瓜子票也发,更少。

  农村人也吃瓜子,但都是南瓜子,自家种的南瓜,因为这年代没有自留地。菜地都是集体的,有人私下种南瓜也种不了多少。凑一起,最多一两‘把’。还要有闲心去晒干炒熟。

  罗成把瓜子打开,尝了一下,味道不错,也是五香味的,颗粒也比较大。南方人这边大部分都喜欢吃偏咸或者五香味之类的东西,甜味的吃的比较少,当然也不是绝对,起码罗成知道江苏那边地区喜欢吃甜味的多。

  本来给妹妹吃的花生已经被她们上交了,现在摆放在桌子上,小小的一盘。看见的人也没人去拿,这是规矩,得等人到齐,差不多一人分几颗,尝个味就可以了。还真想一边磕花生瓜子一般聊天不成,那得是大领导家差不多。

  “诗诗过来,拿瓜子给弟弟妹妹吃,小姑你也来点。”

  罗成的包,上次罗诗诗也只是好奇的打开了表面,并没有没规矩的乱翻。毕竟也十四岁的人了,不能跟小孩一样去乱翻大哥的包。她没有想到,大哥包里除了花生还有瓜子。

  罗诗诗听到大哥让她拿瓜子来招待小姑带来的表弟表妹,一时有些不知所措。瓜子就这样一小包,因为瓜子不打重,看上去多,但其实没多少,半斤都没有。总不能一下就分了吧,后面大姑和大叔小叔家的小孩也来了,总不能就没有吧。

  其实罗成也就是知道人多才交给诗诗来分的,他好歹二十多岁的大男人,难到还去给人家分瓜子一个人给多少粒不成。

  “姑不吃,你们年轻人和小孩吃吧,姑就跟你说说话。”

  见侄子罗成是去拿瓜子了,并且还让她吃,小姑看那瓜子也就一小包。她拒绝的说道,等会还要来不少人,这瓜子自己的小孩吃点就可以了,自己还是算了。

  罗诗诗接过瓜子,思考了会,就开始给弟弟妹妹分瓜子了,瓜子轻不占量,一人先分十颗好了。

  而小姑的小孩听到有瓜子分,哪怕是小姑的大女儿已经有十一岁了,都乖乖的站诗诗身边。

  分到瓜子后,磕一粒瓜子都是嚼很久才舍得吃下去,味道很香,都会等口里没啥味了再继续吃一粒。

  “成子,你这回来以后有什么打算嘛,是不是要去参加工作呀。”

  等于罗成,目前小姑最好奇的就是这个,罗成是他们罗家目前最有出息的一个人了。要是这样的人,都只能留在镇里,去大队干活种田什么的,那她以后就不知道在婆家怎么吹嘘了。

  “嗯,部队了是给了推荐信的,但我在部队是通信兵,会开汽车和修车。这镇里不一定有适合我的工作,打算下午去趟镇里的革委会看看。”

  如果是大城市里,罗成这样的只要去街道办就可以了,但龙阳镇太小,根本没有什么街道办,镇革委会就有点类似的作用。不过镇革委会更多的是接待和安排上面来这里人的工作,意思就是有人工作调到这边,他们负责接待和安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