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十七章(1 / 2)

  把弟:拜把子的弟弟。

  现实生活里和伪君子过招真的把把高端局,比遇上太岁值年还刺激。

  117、第百十七章

  赵述被攮一刀,赵峻柏夫妇到开平侯府闹事,闹得整个侯府前院鸡犬不宁。

  .

  正常父辈与儿子们提起自己年轻时,多是喝了几碗酒坐着吹嘘光辉岁月,大手一挥满嘴道是“你老子我当年如何如何”的英雄事迹。

  赵新焕十五从军征,至而今五十多岁位极人臣,所经历之事随便拿出来一件都是后辈小子可望不可及,他却从来不在子女面前说年轻时候,更不曾提过少小时候他们一母同胞的三兄弟是如何生活,三兄弟又一起经历过哪些趣事和苦难。

  三叔赵礼达就义后,赵家三兄弟唯一一次听父亲主动提起三叔是赵长源手足三人年十二岁时候。

  那是父子四人漫长人生里某个很平常的夏日,赵新焕休沐,拘子三人在书房陪他看书写字,三儿子北疆复性子急,总写不好端方工整的楷书,父兄并未批评,他自己气到撂笔:“甚个破毫,顿笔后压根提不出锋!”

  赵新焕放下手中书卷过来这边小桌前捡起三子的笔检查,罢了,他递此笔给旁边的“长子”和次子看,自己则折身从书桌后的八宝墙下排小柜子里取出个笔盒。

  里面装着只几十年前的名家制毫。

  “这是你们三叔父小时候赔给我的,”赵新焕把这杆笔递给急脾气的三儿子,道:“拿着好好用,可比你耶老这辈子用过的所有毫笔都金贵,绝对要出锋能出锋,要藏锋能藏锋。”

  那杆笔大有来头,据说乃是当年赵礼达在大内举行的世家子弟学识比赛中奋力杀出重围所得皇帝亲手颁发的奖品,得后被他转手赔给大哥赵新焕。

  二儿子东归来缠问父亲事件具体情况,赵新焕总不愿多言,小兄弟仨揣笔跑去松寿堂问老祖母,老祖母看见这杆笔,面露怀念,终究还是把毫笔因何而来的故事娓娓道出。

  道是赵新焕十二三岁时候随其父开平侯入大内玩耍,碰上今上柴大爷他爹诗兴大发正对着自然美景畅怀作诗,赵新焕看见旁边有纸笔,顺手把皇帝所作诗一字不差记录下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