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零三章(1 / 2)

  我知道。

  103、第百零三章

  鸿胪寺所承差事类别上和礼部差不多,属于阵紧阵松型,整体而言又不似大理寺那般一年到头大事小情不断,年中左右九边帅将大吏回朝述职,其中无典客署太多事。

  赵睦作为此署首官事情亦是不多,故得以抽出空闲陪谢岍在汴都到处玩耍几日。

  至于别人传她两个些不分青红皂白的闲话,谢岍每每听闻无不感叹:“我谢某人何德何能啊,这辈子还能被人夸赞有狐媚手段,连赵大公子这种上等货都逃不出我手掌心,我真是有本事哈哈哈哈……”

  赵睦被这厮不知从何而来的开朗乐观带笑。

  直到九边武将尽数述职结束,八月上旬全部离汴都返守地而去,彼时周国东北方向处与周国隔数多少数部落而相望的大秦国,特派使臣送来国书和礼物欲与柴周“重修旧日之友好”。

  谢岍离开前曾提过此事:“国无恒友而恒有恒利,周与秦因中间夹的诸少数部落问题,多年来时而刀兵相对时而友睦互通,今次秦来国书表达修好之意乃有赖秦东宫之努力,秦人骨头软,你要提防和亲事。”

  现任秦帝十多年前认为柴周行事霸道,商贸往来上压秦甚重,不悦,断盟,十余年后至今朝,秦新任东宫问政,主张与周逐步恢复互市、通商、国事等往来,而秦人与别国友好最喜欢用和亲之法。

  赵睦回谢岍:“倘周秦市通,亦多惠鸿蒙之外诸部落,可安边民、缓兵事,朝廷无有不应之理,至于和亲事,你大可放心,轮不到我去卖身。”

  谢岍在唠唠叨叨中回西北了,没多久,皇帝接见秦使团,果然决定着有司遣派官员持柴帝手书赴秦国,中途过犬戎、廉奴金、鄂克耳敦等部落,咸之帝旨,恩泽允盟。

  典客署负责互市、译语事宜,使臣团队少不得赵睦在列。

  以秦东宫堂弟弟为主使的秦使团需留滞汴都以待周使团功成而归,周使团定于中秋次日出发赴秦,时间紧迫,八月十四当天,赵睦回自己家收拾行李,再去侯府向老祖母全老太太告别。

  此前生过两场大病的全老太太,去岁又经历霍家老夫人殁,今朝身子骨已很不如早前硬朗,人也变得有些迷糊。赵睦来辞别,她拉住“孙子”手颤抖问:“媳妇呢?”

  “祖母,我是渟奴,尚未成家的。”赵睦单膝跪在祖母罗汉榻前,稍微仰头看靠在榻上双目浑浊的慈祥老人。

  “是么,不是东归来和北疆复二人业已成家,渟奴怎还没成呀,”全老太太疑惑嘀咕,又轻晃手,再问道:“阿裳呢?你来看祖母,咋个不见你的小尾巴?她不是天天最爱跟在你后头嘛!咋没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