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228(1 / 2)

  大约是全老太太对二儿子的愧疚心作祟,她对这个情况睁只眼闭只眼,没表任何态度。

  小辈兄弟三人各自离开,直到入夜后赵新焕放衙回来,家宴开始,兄弟三人不情不愿再度现身来。大户人家么,私下里再怎么龃龉丛生,明面上关系也要维持过得去。

  吃饭照旧是大人同桌后辈同桌,而今赵睦赵瑾入仕为官,赵瑾也长大成人,自然升级到大人桌,同二叔父赵峻柏的大儿子赵值、二子述三子赵玮坐在一起,赵新焕把出嫁的五女儿并姑爷都喊回来团聚,人有些多,小孩那边分了三四桌。

  赵新焕和赵峻柏一左一右分坐在全老太太身边,兄弟二人说起少年时候,说起父亲亡故家里遭遇变故,赵新焕投军离家,母亲全老太太咬着牙供老二老三读书科举,那段日子实在是艰难困苦。

  赵峻柏说起那时日子清苦,日再食,感慨丛生道:“大哥投军过好日子去了,老三年纪小,啥都干不了,家里所有活都落在我一个人身上,那时候真是艰难。”

  桌对面,赵睦姑姑家两个儿子互相嘀咕。

  一个说:“我娘说二舅父自幼读书好,家里从不让他干活,有事时都是外祖母带三舅父和我娘你娘去干。”

  另一个公子冲桌中间的老祖母全老太太示意,在桌子下摆手,道:“我娘生前也是总这样给我们说,让我们要孝敬大舅父,不过这会儿就别拆二舅父的台啦,外祖母高兴比什么都强。”

  可不是么,赵峻柏一通诉苦,全老太太泪眼朦胧拉二儿子手,重复在说着“我的儿受苦了”之类话。

  随即,赵峻柏又因说家中条件艰苦而说起某次他过生辰,眼里泪花闪闪:“母亲给了我十文钱,让我出去买个年糕吃,我花十文钱买两个年糕,站在街上吃了,那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年糕,那味道我至今还清楚记得。”

  旁边赵瑾心情不好,怼起人来也不含糊,听罢赵峻柏言,直白呛道:“既然年糕那样好吃,二叔父还买了俩,当时就没想着给祖母也带回来一个?儿生母受苦,您的生辰也是祖母受难日呢。”

  “呃……”说到动情处说得自己两眼泪的赵峻柏尴尬地沉默瞬息,支吾解释:“忘了,当时忘了嘛。”

  “不是忘了,是您只顾着自己吧,”老二赵瑾不仅怼人厉害,说起刁钻话时也不输老大赵睦,那张嘴跟刀匣子样嗖嗖往外飞小刀:

  “时薄氏当权,党同伐异,打压迫害世家,我父不满十五被逼从军,成天脑袋别裤腰带里尸山血海地蹚,祖父不在后,侯府被抄没,祖母带着孩子四处求活,我父亲发俸禄后半文不留全给家里寄回来,甚至军里发的棉衣棉裤他都舍不得穿,托人捎回家给母亲和姐姐弟弟们过冬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