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2 / 2)

  凡集团势力,不可避免都会走向从兴到衰的道路,薄氏掌权时,前期辅佐君王治理天下,可谓一时贤明,中期权力壮大,野心膨胀,开始党同伐异。

  当时都才十四五岁的谢氏嫡孙谢昶、赵氏继人赵新焕、鞠氏嫡子鞠引章,以及被先皇帝多夸过几句学识好的皇子柴贞,便是在薄氏如日中天,联合内外势力打击其他世家时,被“发配”到边军去的,远离汴都。

  如今以皇帝柴贞为中心形成的天子势力与恶贯满盈的贺氏敌对,某种程度上来说便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轮流登场。

  个把月后:

  两场秋雨洗刷去天地间泰半暑热喧气,临时治水衙门后院,伤患养病的院子里,赵睦脊背挺直坐在病榻上,慢与阿裳讲那些晦涩难懂的政事,讲董家寨拐//卖妇人事倘入汴都许会被如何处理。

  听得阿裳联想起做生意上许多情况,多感学政助谋商,旁边高仲日下巴撑在拐杖上,问:“我攻经世致用,读史少,今闻君言,始深切理解古来王朝与世事必然由兴到盛再到衰,那可否有办法跳出这般规律?”

  “有,”赵睦谈吐缓慢温和,深思熟虑:“历史昭昭,欲跳出国朝治乱兴衰之循环,唯有中枢自上而下采取改革,剔腐除烂刮骨疗毒,去芜存菁不断完善,同时公门权力受到制约,此或能实现真正百代千秋,或能。”

  这番言论,是赵睦结合当年赵礼达变法核心要义及自己分析与经历所得,未尝实施探索过,只能说“或能”。

  盖因自幼生活在开平侯府,吴子裳明里暗里听过太多别人对赵家三爷当年变法的看法,无不谈之色变,惊闻赵睦此言,她下意识看向高仲日,也怕如纯五哥会闻革而变色。

  实话讲,当年赵礼达变法,赵睦十岁,高仲日也不过十岁出头,屁都不懂,他对此了解多来自家中——家人认为赵礼达变法是坏祖宗规矩,不认可,然他本人对此并没太大看法。

  虽多年来听到过不少说法,观点且多为贬斥反驳,高仲日始终认为自己没有真正去了解过当年变法,遂不对此作何评价。

  此刻,他神色淡静道:“确实,书上说自古至今,法无不改,事无不积,唯法不会因人废事,只是赵睦,我觉得你此言有些理想化了。”

  高仲日生长在尚书府,其外祖父姜柴属于贺氏势力,祖父和舅父对变法态度无不反对鄙弃,而便是非贺氏羽翼的中书使柴斌中,对侵犯了整个士大夫阶层利益的变法也始终是审慎态度。

  回顾当年熙宁百新的变法,改革派所有举措利民则伤士族,为天下所攻击,在灭变法这件事中,贺氏只是充当开个头的角色,真正让改革派落得血洗浮屠台下场的,是天下万万被动了利益的士大夫家族。

  黎民百姓于这般争斗中是弱势一方,没有任何力量,倘来日赵睦试图使得想法落地,必然遭全天下反对,甚至为此付出生命代价。

  赵睦也不急于辩驳,手撑在胯部,肩膀微向另边倾斜,试图缓解肋骨上隐隐疼痛,平心静气道:“不知你对此有何看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