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107(1 / 2)

  好在岳喜锋带回来新消息,他实地勘察后决定大水东引,把水往山东北方向的荒滩上泄掉。

  山那边有个荒滩,是三十多年前先帝朝时,大江改道留下的河道旧址所成,水引过去,荒滩旧址尽头还是连着大江,只是要从山坳里取道。

  决定好利用旧址引水过山,岳喜峰把人分组按地段派出去进行标量。众人进山,赵睦跟随本队首官领任务疏通旧山渠,来到山中一个名为董家寨的村庄。

  旧山渠不知何时修建,而今早已废弃,只留下残破渠体蜿蜒向远方,细看时,渠里有新留下不久的大水冲刷痕迹。

  当地官员特意从董家寨找来作向导的本地人介绍,说别看这条旧山渠破,以往不正儿八经引水用,然每逢大水淤积,水自山上泄下,还是要从这条渠排走,至于水排去下游哪里,则他们从不操心,因为即便是淹那也淹不到人。

  乌衣山后头,大江从山前奔腾而过,因常年冲刷而形成荒滩,紧挨山脚,与水天一色,可谓望之无际,震撼人心。

  这条渠是泄洪最后路程,规定四日内完成勘测,加上来回路程共六个昼夜,分两拨黑白不停干相当于十二个白昼工时,必须搞得完,鱼目口那个摇摇欲坠的堤坝等不了更长时间。

  乌衣山脉中野兽出没,白日里都能在旧山渠附近见到豺觅食,为安全起见,卫领队和副领队一致决定在董家寨借宿。

  董家寨位于旧山渠不远某地势绝佳的半山坡,寨民纯朴热情,寨呈阶梯状纵长,为方便治理而分上中下三寨,道路交错,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景象颇有几分桃花源之意,倘非此来公务,小住几日怡情养性亦是极佳。

  寨民见一队二十余数公门人进寨来,旁有村长弟弟作陪,纷纷要家,欲设酒杀鸡作食,为村长拒,亲至下寨来迎。

  因要时时出入寨,不好如村长所邀至上寨落脚,村长搂一眼这二十来号年轻力壮的公门,决定把人都安排在下寨一户名为董黑才的寨民家中。

  据村长所说,这位董黑才村民去过汴都城,会讲官话,听得懂官话,与官爷们说话会更方便。

  村长与卫领队到上寨商议事情去了,想来大约是住这里吃喝都要花钱,卫领队去与村长掰扯。

  不是卫领队小气,更不是卫领队闲的没事,而是钱难花,对,钱难花。

  任此番治水副使的计省张康秉持他们计省一贯风格安排费用,连买袋擦屁股用的叶纸都要记录在册,抠搜到令人发指,用有些胥吏的话来形容,那就是“小气到扣屁股嗦指头”,这话太过粗俗些,倒是表达很形象。

  所以说他们这些奉命出来办事的人,花起办差钱来,简直比花自己私房钱都让人难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