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1 / 2)

  下人进来沙盘室掌灯,随着昏暗耳房被橘色灯光照亮,从沙盘转战到铺地式地舆图的赵珂,坐趴在坞台川全域图上,一手抠脚,一手把用来标注的白灰笔别到耳朵上,指着手边那份当地司天台报上来的气象走势文书对比良久,终于神色认真抬起头:

  “长兄,次兄,我好像发现点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

  吴子裳小日记:

  尝试过没有哥哥作依靠的生活——失败,还是离不开哥哥。

  不听小日记:

  我叫不听,是公子死忠侍从,五岁时候在肉铺门前被公子买下,从此执鞭坠镫,结草衔环,心甘情愿。

  29、第二十九章

  赵珂是何人,纵有“开平侯府嫡三子”名头在身,倒底也不过是个年仅十四毛没长齐的愣小子。

  他的确在作战推演方面表现出些许天赋来,然则他花费几乎整日时间,通过沙盘推演和舆图研判,以及结合往日军报分析,听取长兄次兄见解,综合得出收复坞台川战中长右水军将会陷入某个困境——这个结论,枢密院里那些专攻此业的大臣会得不出来?

  他们早有此结论,之所以秘而不言,不过是不能宣之于口。

  枢密院上下都知道,素来主张和平的贺宰执执意发动战争收复坞台川,归根到底乃是坞台川倭贼杀死了贺晏知亲外甥,贺经禅姑舅表兄弟——白光先。

  白光先何许人也?建康白氏子弟,名门望族,三十中试,仕途光明,却放着高官厚禄不要,跑去做出海商贾。

  士农工商,士最贵,商最贱。白光先偏与众不同,主张富强治国,带着帮人与海之外的国邦进行商贸。

  他所率领的船队年年往返九洲海之外,把大周茶叶丝绸瓷器玉宝远销外域,同时带回昆仑奴、狮兽、长脖鹿等诸般稀罕玩意,甚至还带回九洲海以外国度之君的国书,使大周国威名扬四海。

  白光先由是成为大周有史以来唯一一个因行商而被朝廷封赏伯爵的商贾。皇帝皇后都对其称赞有加。

  然而白光先丧命在坞台川。

  坞台川像是葫芦的口,控制着大周进出海的命脉,白氏船队出海必过坞台川,回回都没事,谁知那次就栽坑,白光先离开汴都前还答应他舅父,要把某国与大周交好的国书及使臣一并带回,谁知还没出大周海域就直接丢了性命在那弹丸地。

  贺晏知悲痛欲绝,誓要为外甥报仇雪恨。

  贺经禅授意东南刻意制造渲染与倭贼的矛盾冲突,再将多年来坞台川百姓及沿海民众所受倭贼之荼毒苦害上书进奏,最后联合朝臣请旨发兵灭倭贼收复坞台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