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封号问题81(1 / 2)

  你没看错就是“明朝”被大清灭掉的由朱元璋建立的明朝,这个惯例还是从大清立国就开始的,只是为了遮丑不让别人笑话自己,因此只学了一半。

  明朝后妃的封号按等级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贤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昭仪、婕妤、美人、才人、选侍、淑女等等。

  大清从一开始执行的就是明朝的制度,而不是唐宋时候的四夫人九嫔制。不信大家在看看清文宗皇太极的后宫依次是:皇后、宸妃、贵妃、淑妃和庄妃。清世祖福临的后宫因为他不喜蒙古嫔妃因此并未给她们封号,可还是执行的这个制度,他一开始给董鄂氏册封的是贤妃,随后为了让她高其他嫔妃一等又册封的是皇贵妃。

  因为大清初期有文采的满人很少,因此他们

  此他们都是照办明朝的规矩的,这册封后妃封号也是如此,都是照搬明朝的,所以说诺敏说得那句“明朝封啥大清就封啥”在清朝初年是没有多少错的。

  之所以说没有多少错,那是因为凡事都有意外。

  上辈子郭络罗氏的封号“宜”就是一个意外,翻遍所有明朝后妃的封号都没有“宜”字。郭络罗氏有救驾之功皇上赐她一个特殊的封号大家也能想得通,不过也就是因为封号的事情,上辈子宜嫔郭络罗氏受尽了其他嫔妃的“另眼相待”,逼得她不得不将胤祺送给皇太后养着,当然了这事还有其他原因,可这也是其中之一。

  这一世因为诺敏抢走了郭络罗氏的救驾之功,因此她并没有得以十分得宠不仅之前没有被康熙特意册封为贵人,也没有赶上这一次大封后宫的事情。同样的因为赫舍里皇后的事情,导致康熙对赫舍里氏一族的感情并没有上辈子像上辈子那样爱屋及乌,僖嫔自然是没得册封了。

  但这一世同样出现了一个意外,那就是原本应该一直在后宫做小透明的庶妃博尔济吉特氏竟然在这一次大封后宫的时候被册封为了“宣嫔”并且还是七嫔之首。翻遍所有明朝后妃的封号也同样没有“宣”字,可这一次的意外显然和上辈子的意外的意思完全不同,联想到之前有流言说皇上从慈宁宫出来是黑着脸的,诺敏若有所思。

  宣,天子宣室也。――《说文》。

  宣字是个好封号,可更多的却是用于帝王。

  上辈子这个封号博尔济吉特氏得到后,都在后宫里引起了不大不小的震荡,连着一起被册封为和妃成妃的瓜尔佳氏和戴佳氏都被众人无视了。

  皇上竟然会在这个时候给博尔济吉特氏这个封号,用诺敏的眼光来看,这个时候的“宣”字,无异于是“宸”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