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富一代[年代]_分节阅读_第252节(1 / 2)

  严斐村里开会回来,小景睡着了,小声和玉琳说村里商量自己买电线,买电杆,变压器架电。

  “让我妈带着小景三个回去上学,我们在村里帮忙架电,我请人把家里的电路安好,明年回来我们就可以看电视了。”严斐换了衣服,躺到玉琳身边,搂着她,说:“爷爷老了,爸爸回不来,我就是家里的儿子。”

  “好大儿!”玉琳抱着他的胳膊笑眯眯的说,“小景下意识以为小家伙是妹妹,如果是弟弟,怎么办?”

  “让他当妹妹疼。”只要小景不排斥,男孩女孩都一样。

  严斐最近随时注意着小景的情绪,小家伙除了更粘玉琳,其他表现正常。

  八月中旬,范亚娟徐慧带着牛牛卷卷小景回北城。

  村里如火如荼的扛电杆,买电线,联系买变压器,架电如火如荼开始了。

  严斐的车起了大作用,村里舍不舍拉电线杆只用来拉电线,拉高压线,拉入户两项黑皮电线。

  镇上变电所的两个临时电工,住在村里挨家挨户安装入户电线,走屋里的线,安装电表箱,一时间电工成了村里的香饽饽,杀鸡买肉几家抢着叫吃饭,给自家先安装。

  李家有一个早年招工到电力局的职工,给联系了一台50的变压器,严斐跟着村里去临市用拖拉机把变压器拉回来。

  这么大功率的变压器,村里可以安装4家电动磨坊。

  王桂花还和玉琳说可惜,要是家里有人自家安装一台电磨。

  没想到晚上王生才就找上门说他在村里报名了,四根线要另外多交400元。买一台电磨安装下来差不多要花2000元,问王桂花借500元。

  “能行。这钱我们给你借。”王大河王桂花一起答应了。

  接着就是变电所出面,从电力局买的水泥电杆,村里六十几户每家一个男壮年去扛电线,分布在规定的地方,在坝里,山梁上,老远看去人群喊着号子,和蚂蚁搬家一模一样。

  人多力量大,上千斤的水泥电杆,按时按点栽在变电所职工指定的位置。

  到中秋节前,村里要接电的人家线路都走完线了。

  两个之中一个大龄剩男临时男电工,经过村里两个女孩的竞争,成了其中一位的丈夫,留下一段笑谈。

  八月十四,王大河带着王东智几个兄弟孙子们和严斐一起去给老太太上坟烧一年纸。

  ——

  接电线王桂花没去争抢,成了村里最后一家安装线路的,严斐跟着两个电工忙了一天,终于把家里的线走好。

  过了中秋节十几天,高压线接好,等电磨的线路走好,大家把所有的花费都交给变电所,村里通电了。

  30瓦的灯泡照的厨房宛若白天,王桂花省大门口的电灯也买的三十瓦,这会儿她挨个屋里试了试,电灯泡都亮。

  “玉琳,我们终于通电了!”

  “我们终于结束煤油灯时期,进入电灯时期了,日子一天天更好了。”王大河笑呵呵的说,他的收音机不用买电池,可以在家充电了。

  “太好了,下一集我让爸爸买一台电视寄回来。”玉琳也很激动,二十几年了,他们村终于通电了。

  “先别买,你要回去做检查,我和你爷爷商量也跟你们回去,等过年我们再回来。”

  这样也可以,家里电视挺多,到时候拿一台回来。

  洋芋已经挖回来,地里的玉米王大河带着严斐掰回来,直接挂在二楼护栏上自然干。

  鸡和猪交给王东森帮忙养着,王桂花收拾东西,锁上大门。

  严斐开车送三个人坐早班车到县里,他再回来把车锁进车库。

  花了3天多时间终于到了北城,王东林开车来接,大家到1号楼去住。

  玉琳晕车严重,到家就睡了。

  小景放学回来叽里呱啦说话,玉琳才醒,从卧室出来。

  “妈妈,你回来啦!”小景小跑过来,突然停住,摸摸玉琳凸出来的小肚子。

  “小景乖乖,一年级课程能跟上吗?今晚有作业吗?”

  玉琳牵着他的手坐下。

  “妈妈,有作业,我晚上要写生字,写拼音,写词语,对了还有数学一点点。”

  “好,我等会儿陪你写作业。妈妈不会拼音,你写作业的时候,可以顺便教教我吗?”

  小景睁着圆嘟嘟的眼睛看着玉琳。

  “妈妈,你真的不会吗?”

  “不会。”

  “那好吧,我教你。”

  范亚娟徐慧端饭,王大河王东林严刚严斐关了店门上来了。

  “妈妈,是臊子面。”小景也去厨房帮忙端碗,范亚娟给他一盘包包菜咸菜。

  “嗯,是你爱吃的,你等会儿多吃点。”玉琳接过小景手里的碟子。

  玉琳吃了一碗饭,王桂花严斐都放心了,路上她基本上没吃东西。

  玉琳陪着小景写家庭作业,等他家庭作业写完,玉琳请教了几个问题。

  小景小老师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教玉琳拼读,玉琳跟读,小景又把自己写好的作业给玉琳教了一遍。

  “妈妈,你学会了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