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1 / 2)

  送了夫君出门后,又赶去给婆母请晨安,亲自伺候着婆母用汤药与晨食。

  林氏对她好她是能明显感知到的,有这么位和善慈爱的婆母,她自当用心回报。

  可这婆媳二人关系越是融洽,另头的吕氏,就越发坐立不安,尤其是在得知林氏开始教她一些家头细务、宾宴琐事时,心中更是如烧如灼。

  而方娘子,也是日夜焦虑。

  她对前次的逾矩确实有些心虚,可断不至于让霍知章这么久都对自己不闻不问,就连她装病都等不来他的探视。

  在得知吕氏与唐觅茹闹了不愉快后,不由得在心中暗骂吕氏夯货,没想到自己费尽心思为儿子娶来的媳妇,竟然是这般蠢如猪彘的人物。

  不懂笼络人心,反而早早地便引了人的警觉,为日后行事添了阻力,真真愚不可及!

  第60章

  会不会对郡主好

  ------------

  接了唐觅茹的贴子, 孙府大房备了厚厚的礼,早早地便催着孙萦出了门,还让她捎带上了两房儿媳。

  这两房儿媳是经了余氏千叮万嘱的, 满嘴的恭维话, 围在唐觅茹身边打转,让她连私下跟孙萦多说几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而孙萦面对唐觅茹的关切,态度也是含含糊糊的,似乎并不愿意多讲。

  ……

  夜间霍明瑾回来, 二人一番缱绻后,唐觅茹便得知了他由将作监校署令,升任枢密院计议官。

  靖贞帝原旨是要让霍明瑾升任监察御史的, 可端王的拥趸怎么可能就这么让他进入御史台,当即义正辞严地呈了本,称霍明瑾初初入仕便连升三阶,实难服众,恳请圣意重新斟酌。

  靖贞帝早料到有此一挡, 是以虽降了一阶,却顺势让霍明瑾入了枢密院,枢密院可是掌军政之所,与中书省对持文武二柄。

  端王党没料到靖贞帝打的是这个主意, 可若是为了个区区七品官职再上表质疑,就该惹朝中老臣及皇党弹劾。

  这样的事, 在靖贞帝忍气吞声时期自然可以肆意作为,可核心的端王党嗅到危意,惊觉靖卢帝明显是要用皇权衰微, 君权旁落大作文章, 真给他扣上一个揽权自专, 窃弄君权甚至是挟主行令的帽子,若引民意起势,众口熏天,靖贞帝届时自然大有文章可作。

  若霍明瑾是像霍修诚一样走门荫入仕的,他们自然有的是谏言可上表,有的是史例可循复。

  可他偏偏是经科举出仕,且摘了鼎甲榜眼。开朝以来榜眼直接上任五品官的先例亦有,何况只是得圣眷升个七品。

  且他在将作监出任时也并不负才任气,矫矫不群,反而因温谦直道而颇得同僚赏赞。

  只霍明瑾是过了明面的圣党,自然要提防明暗两处的端王党,甚至是举棋不定,惯常摇摆顺风倒的中立臣子。

  总而言之,他的仕途看似有皇权作保,寻了条终南捷径,实则路途惊险,稍有不慎,便会招祸于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