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224(1 / 2)

  这是要再立一位两镇节度使。

  他如今也确没什么能用的人了——娄氏兄弟固然才能卓著,只是当年上枭谷一败留下的污名至今仍未洗清,无论提娄风娄蔚中的哪一个至南境任职都可能引发民怨;至于今岁制科新上任的几位武举人,资历实在太浅,坐不住两镇节度使这般紧要的位子。

  方大公子自是方方面面都合适的,也愿为国家到边地去吃几年苦,只是……

  “你可曾想过朝中会如何议论?”

  方云崇眉头紧锁。

  “此次你动施鸿杜泽勋本已是满城风雨,如今金陵戒严尤在、卫弼更对你怀恨在心,倘若此时再得知你安排同族之人任两镇节度……他们会怎么说?”

  ——怎么说?

  眼下调令未出他们便说他“专权跋扈”、“欺主罔上”,若知方氏之人将总司两镇兵权必更会将“以权谋私”、“巧取豪夺”的脏水泼在他身上,天下悠悠众口难堵……他会洗不清的。

  “此事不归兄长思虑,”他答得很快,神情并无一丝变化,“朝中之事我自会料理。”

  ……原是早就心知肚明。

  “贻之……”

  方云崇忍不住叹息起来了。

  “成大事者可不拘小节,但此事毕竟关乎你与我族声誉,却不得不慎之再慎……”

  “施、杜二人有反心是事实,对两镇用兵也在情理之中,唯一不妥只在这动武的名分——你可奉太后天子之命诛杀逆臣,却不可自作主张妄动朝廷大员。”

  “主弱而臣强……史书和天下,是容不下你的。”

  河水潺潺静静流淌,兵戈暂止的当下确然宁静得教人恍惚,世上的血路被人伤痕累累地淌出来,走到尽头时又总易被衣冠齐楚者视作脏污。

  “如今一切尚有挽回的余地……”

  兄长句句恳切字字掏心。

  “我族可称曾接太后密旨诛杀叛臣,如此一来万事都是顺理成章,洛阳派即便心存不满也不敢在明面上违背圣意,何况我族既归金陵必也不会再给他们机会危及圣驾——贻之……此为万全之策。”

  ……“万全”?

  所谓“万全”之说从来只是唬人的把戏,其实只是被舍弃者不言不动而不为他人在意罢了——此次平乱关节何其复杂?施、杜二人的野心不过只是一个引子,江北五镇四节度、每一双眼睛都在盯着南境的走向,一旦朝廷表现出一点软弱便会如狼似虎一拥而上,届时天下分崩便是无人可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