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1 / 2)

  第9章

  她闻声回头一看,果然瞧见自插屏后转进两个男子,一个年长而稍矮,同万氏一般颧骨颇高,乃是她时年二十四岁的长兄宋明卓;另一个更高些,一身银色锦袍剑眉星目,乃是她时年十九岁的次兄宋明真。

  “大哥哥,二哥哥。”

  宋疏妍起身同两位兄长见礼,一双杏目在见到二哥时微微亮起,露出自离开钱塘北上后的第一丝笑。

  “净爱往自己脸上贴金,”坐在一旁的吴氏笑着打趣次子,“你四妹妹明明问的是两位兄长,谁单问起你了?”

  这是暗帮宋疏妍说话,怕她因与自己这房表现得太亲近而开罪万氏,宋疏妍小小年纪也明白世故,不着痕迹地对庶母递去一个感激的眼神。

  宋明真一个男子可瞧不明白这些细枝末节,只笑道:“好,她一碗水端得平,偏我疼她疼得紧——西市新鲜的樱桃饆饠,专为你买的。”

  说着便将手中提的点心递与宋疏妍,留在一旁的同母妹妹抱怨哥哥偏心。

  坐在上首的宋澹见孩子之间嬉戏笑闹心情也颇为愉悦,难得起了逗趣的心思,同调侃次子道:“既如此念着你四妹妹,今日又怎么回得这样迟?怕还是爱游猎更多些。”

  “父亲莫要冤枉我,”宋明真笑着对父亲拱手,“原本过午就要回的,谁料今日钟济也来了,一群人同他寒暄耗去许多工夫,我与大哥也不方便先走。”

  “钟济?”宋澹挑挑眉,神情微微一凝,“可是两镇节度使钟曷家的公子?”

  “正是,”一旁的长子宋明卓接了口,“听闻钟侍郎亦奉召回了长安,将在西都贺新岁。”

  “钟”。

  这可是当今朝内最值得一说的姓氏。

  陇右钟氏原非显赫高门,祖上还有胡人血统,奈何却出了一位盛宠不衰的贵妃,自瑞贤三年入宫后便被当今陛下捧在心尖儿上,早已压过皇后的风头;她还为陛下诞下过两位皇子,年幼的五殿下卫镇幼年不幸夭折,年长的二殿下卫铮却是惠宗最为宠信的儿子,钟氏满门亦在贵妃荫蔽下平步青云,兄长钟曷而今被封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手握十二万兵马,正可谓大权在握风光无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