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矛盾329(1 / 2)

  雁翎小心翼翼地进了殿门,就见太子妃还如方才一般坐在炕上,手里捧着一本书在读,她神色在灯下晦暗不明,想来多少已经听见了外头发生的事情。

  “娘娘。”雁翎还是跪下将外头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

  “没事,你起来。”太子妃几不可闻地轻叹了一口气。怒气上头后,她现在也冷静了下来。虽说在程氏这件事她的确可以用柔婉的手段去解决,但她自己心里却在想,程氏定然完全无辜么?虽没有证据指向她掺合了这些事,但这事若成,最大收益之人,难不成不是她?

  该罚还是要罚,否则她不长记性,以为她这个太子妃就该这样贤良仁慈了。

  只是太子的反应却让她有些出乎意料。太子妃心里也不大爽快,她罚得又不重,太子又何必这样不舍得?竟然连她的脸面也不顾了。他这样做,以后她怎么管理后殿里的女人!

  太子妃知道太子对她这个太子妃可谓没有半点情爱与怜惜,若不是有康熙护着、看着,太子能一年不进她屋子。虽然她本也没指着这些东西过活,但她还是会为了这些事情而感到不愉快。她既然是太子妃,所做的一切自然是为了这个家好,她惩戒程氏,也是希望她以后能管好自己的奴才,守好门户,别叫毓庆宫里的人都因她的粗心大意吃挂落。

  说到底,程氏是侧福晋,她是福晋,她本就有权利管教她。再深一层,她是太子妃,是未来的国母,是程氏的主子,她更不该忤逆她!她本就应当乖乖领了罚,跪下谢恩才是。

  太子妃心里有些大逆不道地想,太子爷实在不够顾全大局。

  他这样当众给程氏撑腰,不就是给她脸子瞧?

  若是三福晋、四福晋,知道自己家爷们生气,只怕早想着跟三爷、四爷服软了,但太子妃却不愿就这样收回她的话。她又没错,何必和太子爷低头?

  太子只要细想想,也应当知道她的苦心才是。她是妻,不是他的奴才,既占着理,就不必这样卑躬屈膝。太子妃想明白后,心里也不慌了,一切照常用膳、洗漱,安寝。

  唯一叫她心里没底的,就是这肚子里的孩子,不知有没有受这些毒物的影响……只是这事儿,不仅是阙院正或是伯母带来的女医,都说不好。想到这一节,太子妃脸又沉了下来,哪怕就是为了这一点,她罚程氏就理所应当。

  是太子错了!

  胤礽回了后罩房,先挨个搂过两个孩子,耐心陪他们玩了会儿,然后才打发他们去睡觉。两个孩子也都知道这几天出了事,因此都没闹,乖乖就跟着奶嬷嬷回屋了。

  程婉蕴因为太子想吃面条,亲自去给他准备面哨子了。

  于是胤礽便一个人坐在屋子里生闷气,看书看不下去,字写得也心浮气躁,写废的纸团扔了何保忠一脑袋,何保忠大气都不敢出,蹲在地上将纸团一个个都捡起来。

  胤礽对太子妃很生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