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蜀中发兵,师妹问心!(1 / 2)

诸葛亮四面打听,确认南郑守将并非益州人士,就更为好奇了。

“孝直、公衡久在蜀中,却不闻张鲁麾下有何名士,这就奇怪了。”

“难不成,张鲁还能临时变出一个英才去对抗张郃?”

法正摇头道。

“我追随刘璋时,也常与五斗米教相战。”

“汉中兵马不强,堪用的大将也就只有张卫一人,不过,此人已在阳平关战败被俘,其余诸人,类似阎圃、李休之辈,都是背主求荣之徒,不可能与曹军拼杀。”

诸葛亮顿了顿:“看来,只好请五斗米教的天师前来一叙了。”

“左右,请汉宁郡太守张公祺入府中一会。”

左右侍卫皆道:“唯”。

半个时辰过后,一辆豪华车马停在成都大城之内。

满脸富态,一身道袍的张鲁缓缓下车,走入府中。

“南阳野人,疏懒成性,早闻天师到来,不曾远迎,还望府君见谅。”

张鲁连忙扶起诸葛亮,宽厚一笑。

“军师将军笑话老夫了。”

“老夫这汉宁郡太守,乃是当年曹操所封,今曹操大军已至,我已尽弃印绶,何谈府君?若非刘使君收留,鲁亦不过是蜀中野人耳。”

诸葛亮笑谈间,将张鲁迎入府邸。

旋即,下人端来蜀中瓜果美食,野味美酒,应有尽有。

“实不相瞒,亮今日请师君前来,特有一问。”

“如果师君有为难之处,可不必尽言。”

张鲁自知汉中战事估计已传到蜀中,故而也不遮掩。

“军师将军所问,可关乎南郑?”

诸葛亮点头道。

“正是如此,亮听闻汉中诸军大败于阳平关下,军械兵马损失殆尽。”

“城中兵卒亦不过五千之数。”

“前些日子,张翼德又从阆中来报,张郃所部一万精兵在城下全军覆没,令亮大为惊奇。”

“敢问天师,麾下何人有如此能耐?”

张鲁看着好奇的三人组,轻拢胡须,颇为自信的笑了一笑。

“诸位定是觉得我五斗米教无甚能人,故而张郃一败,才让诸位大惊失色吧。”

诸葛亮摇头道:“天师多虑了……我等只是好奇。”

张鲁也不拆穿,只是笑道。

“实不相瞒,鲁在汉中有弟子二十万,如今守南郑之人,孔明可能不知。”

“但孝直却理应不陌生。”

法正闻言,左顾右盼。

“不知令徒是何许人也?”

“青城山祭酒,刘云,刘升之!”张鲁抬起手臂,指向蜀郡青城山。

“当年,刘璋与我五斗米教鏖战蜀中,孝直尚在东州兵,那时随庞義攻山之事,难道这么快就忘却了……”

法正闻言,轻拢胡须,连连咳嗽三声。

蜀郡青城山祭酒……

“莫非是那山中米贼?”

说到这,法正可就不陌生了。

青城山乃是五斗米教发源地,张道陵传道授业的根基。

张鲁与刘璋连年大战。

这青城山就在刘璋眼皮子底下,可是东州兵们却怎么也攻不下来。

“想起来了,三年前,刘璋令庞羲为大将,孟达、吴懿、吴班兄弟为副将,带两万东州士猛攻青城山。”

“结果,不知天师从哪派来一个少年,担当青城山祭酒。此人计略了得,骁勇善战。”

“带着五百鬼卒,硬是跟庞羲在绵延大山里鏖战了一年多,也拿不下此人。”

诸葛亮闻言就更惊讶了。

庞羲乃是东州兵宿将,孟达、吴懿、吴班更是全明星阵容。

居然被一个少年耍的团团转?

“孝直,后来如何了?”

法正无奈的看向诸葛亮。

“庞羲打了一年半也没能拿下青城山,反倒损兵折将,粮秣辎重被烧毁无数。”

“直到刘豫州拿下蜀中,青城山仍然屹立不倒。”

“这刘升之,果真奇才也。”诸葛亮闻言大喜。

“难怪能守住南郑挫败张郃,有此子在南郑,亮就放心了。”

张鲁见众人对刘云夸口称赞,也是连连拱手道。

“孔明,虽说我这爱徒本领了得,但魏军毕竟势大。”

“魏军名将如云,南郑内部又有宵小作乱,只怕难以持久。”

“还望孔明看在鲁的薄面上,速速发兵。”

张鲁朝着诸葛亮微微一拜,情真意切,毫无保留。

诸葛亮见此,亦是连忙扶起张鲁,宽慰道。

“天师远道而来,投我主公,亮岂能舍弃南郑百姓于不顾。”

“孝直、速速调拨蜀郡、巴中各地兵马,由公衡领兵北上迎接汉川百姓。”

黄权拱手领命道。

“军师放心,黄权即刻准备,明日便发兵北上!”

……

鹰飞于天,穿越蜀中,直达南征。

此刻,南征城中,军民一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