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张郃落败,曹操痛失大才!(2 / 2)

“儁义,魏公既然决心让你看,你就无需担忧。”

“只管打开就行。”

张郃默然点了点头,旋即拆开封检上的绳子,掰开封泥。

“青城山祭酒,名刘云,字升之。”

“现今,督南郑诸军者也。”

刘云,刘升之。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张郃眼瞳大震。

“区区一个小祭酒,能连败我张郃两次?”

“子扬,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张郃面前的谋士,淡然一笑,缓缓将张郃扶起。

他的笑容,宁静中带着几分儒雅。

让张郃觉得此人有几分荀令君的影子。

“刘云便只是刘云,没有什么特殊的身份,既不是士族,也并非豪强,好像还是个徐州乞儿。”

张郃恼怒了。

“也就是说,一个没打过仗,没读过书的竖子,将我大魏精锐打的全军覆没?”

“这不可能!”

再厉害的将军,也是需要不断地经历战争磨练的。

除非他是霍去病转世!是个天生的将种!

那谋士笑道:“仗,他倒是打过,如果你把带着几百米贼,跟刘璋麾下的东州兵绕在青城山里转圈圈也算打仗的话……”

“书,大概也读过,如果读老子五千言,也叫读书……”

知道真相的张郃更怒了。

他不是不能接受战败。

而是不能接受一个连寒门都算不上的竖子,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将他击败了。

“耻辱啊……”

“张郃惭愧……”

良久不言的曹操突然笑出了声来。

“不用惭愧。”

“儁义若只是觉得这刘云稀松平常,那反倒应该觉得耻辱。”

张郃大惊:“魏公,这是何意?”

“呵呵呵,一个没打过仗的竖子,能带着区区几百个米贼,在刘璋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的活动这么多年。”

“一个没读过书的竖子,能连杀阎圃、李休,劫你张郃的营,还能识破孤的细作,布出火牛阵将你打的全军覆没。”

“是什么样的竖子有这样的能耐,儁义,你就不好奇嘛?”

经过曹操这番说来,张郃顿时感觉毛骨悚然。

在刘云劫营之前,他就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不安。

没想到,这名将的直觉,最后居然指向了一个二十岁的竖子。

哪怕是跟自己同等级,甚是差一级的将领击败了他,张郃都觉得还能接受。

“魏公!末将还是不服。此番攻打南郑,未能查明敌情,的确是张郃大意了。”

“下次交锋,张郃必定雪耻!”

曹操闻言笑了。机会给你了,没把握住,就别想再来一次了。

这个刘云让他想起了某位病逝的故人。

那人同样的年纪轻轻,同样的出身低微,却有着超出常人的才干。

曹操曾想将后事托付于他,可惜那人走的太早,病死在了远征的路上。

听到刘云也是个祭酒,曹操眼中缓缓浮现出了那位谋士的影子。

人老了,就是念旧。

“不服就对了,才能这种东西,不是看门第高低就能分得清的。”

“你败在了这米贼的手上。孤也不得不重新考虑,要不要继续进军南郑了。”

褐衣谋士拱手道:“魏公,我军已粮草不多了,如果短期之内不能拿下南郑,获得补给。这个冬天到来之前,我军就不得不得离开汉中。”

曹操点头称是,他要的其实不是南郑,而是击败张鲁,获得称王的口实。

从战略意图上来讲,占领了阳平关其实就已经达到了曹操的需求。

曹操已经年迈,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勿论能否拿下南郑,他都得回邺城,完成自己的封王大典。

不过,这个突然出现的刘云,还是让曹操有些好奇。

“除了南郑以外,其余汉中各县已基本归降。”

“一座孤城而已,他能守多久?”

张郃拱手道:“魏公,那刘升之颇有胆略,并非易于之辈。”

“先前末将大意轻敌,这才被他所破。还望魏王再给末将一次机会,末将一定除去此贼……”

曹操只冷哼一声,仅是威逼一眼,便吓得张郃将剩下的话全都憋了回去。

“儁义好生休息吧……此战不必在参与了。”

“孤自有决断。”

甩下这句话后,曹操便拂袖离开大帐。

“魏公!”

无力辩驳的张郃,留在帐中独自抑郁,他明白,从今天开始,他的功名之路是越走越窄了。

……

“来人,备马!”曹操起身上马。

这位不可一世的诸侯,来到阳平关附近的白马山上,双手负于后背。

他并不高大的身躯,却似乎蕴含着将整个汉川踩在脚下的力量。

“孤曾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想将天下英雄、才子揽入壶中。”

“却不料,蜀中还有如此青年才俊不为我所得,可惜是个米贼啊……”

“子扬,我军当中,可有青年才俊能与之一战?”

身后谋士低眉拱手道:“魏公幕府之中,人才济济。年轻一辈当中,在下推举太原郭淮,可与此人一较高下。”

曹操目光唏嘘的望向南郑,幽幽一叹。

“郭伯济……在孤帐下听教多年,也是时候放出去历练了。”

“传令,护军将军夏侯渊,督郭淮、朱灵、路昭、王忠等十军,克日启程,兵发南郑!”

“若此子愿降,倒也免遭兵戈,若他不识时务……”

“那孤便将南郑荡作荒丘!化汉水掩作坟冢!”

不可一世的曹操昂首挺立,望向山川,话语冰冷而决绝。

“自孤起兵伊始,没有人能阻挡得了孤的脚步,从来没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