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架起骑矛!黄泉路上再相见!67(1 / 2)

沔南渡,寒风刺骨。

对岸的百姓们将皮筏串联成桥,在两端用木材固定。

其余的竹筏则陆续在两岸接送百姓。

“黄将军,这样的速度还是太慢。”

“你先带大部兵力过河,在对岸建立防线。”

“顺便,掩护百姓入山!”

黄权点头道。

“如此也好,一旦魏军追来,我就在对岸摆开阵型,想必魏军也不敢轻易过河。”

“严将军,你带两千人维持渡口秩序。”

“以免百姓溺水踩踏。”

严颜道。

“好。”

“剩下的骑兵分散出去侦查。”

“一旦魏军骑兵靠近,速速回来禀报!”

“唯!”

各部安排就绪。

百姓们携妻带子陆续渡过皮筏制成的渡桥。

两岸游船亦是来回运送,已有大半百姓顺利渡过。

……

另一头,沔阳魏军在夏侯渊等人重整旗鼓之下,重新聚拢。

“晦气啊!”

“又被这刘升之得逞了。”

“这下再给他把五万人转移走,魏公非得降罪不可!”

夏侯渊已经被打麻了。

在凉州,向来是他追击敌人,没有谁敢追他。

没想到在这刘云手上,魏军连战连败。

当初曹操渭水避马超,也没被追的这么狠啊。

郭淮冷不丁的追问了一句。

“妙才将军,不听我言,如今可获胜否?”

夏侯渊大怒。

“够了!别说了。”

“此番战败,是我指挥不当。”

“大不了让魏公撤了我的职。”

你说的好听。

你打了败仗撤职就好。

我们怎么活命?

郭淮幽幽一叹。

每次对付这刘升之,内部都出大问题。

不是朱灵掉链子,就是夏侯渊犯病。

完整的执行一个战略就这么难?

说实话,还真是挺难的。

军队作战,不是玩游戏。

看似统一的整体,其实每个人都是变量。

历史上,魏军占据那么大的体量,还拿不下孙刘,内部问题是主要原因。

不管是西线战场,还是东线战场,魏军总有将领彼此不和,互相掐架。

尤其是雍凉战线,主要将领们从始至终,一直闹个没完没了。

哪怕蜀汉已经覆灭了,魏国人还在互掐。

郭淮算是魏国西线历代将领之中最精明的那一个,每次看到局势不对,就把队友一甩,掉头就跑。

这一次,要不是不愿关中军团全军覆灭,他也不会救夏侯渊。

侥幸逃生的将军们,心里都憋着怨气。

却也没啥办法。

军队被打散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刘云把百姓带走。

“援军呢,怎么还不到啊……”

夏侯渊仰天长叹,在此又等了一会儿。

没多久。

一支精锐骑兵很快赶来。

马上的将军威武高大,神情威严。

“妙才,怎么回事?”

“你们的军队呢?”

夏侯渊连忙起身,无奈长叹。

“唉!别说了,我军被刘升之摧垮了。”

一万六千大军,其中有两千多骑兵。

就是一万六千头……

徐晃咽了口气。

“罢了,现在说这些也没用。”

“全军向东追击!”

“且慢!”

郭淮立刻拦住徐晃,谨慎道。

“刘升之绝不会沿大路回南郑。”

“我要是他,就南下渡河,逃入山中!”

徐晃心头大震。

“我军都是骑兵,如何渡河追击?”

郭淮摇头道。

“公明将军放心,临行前,为了以防万一,我早已令人拆了渡口。”

“刘升之带着五万百姓,必将被困在河滩上,动弹不得。”

“此时率骑兵追击,犹时未晚!”

这就是郭淮,从来都是两手准备,即便占据优势,他也会自己留退路。

徐晃闻言点头道。

“好!”

“虎侯,我们走!”

五营骁骑奋马直追,一路扬尘四起。

郭淮见那支骑兵甲胄精良,战马彪悍。

甚至大部分战马身上也装备有马铠!

真可谓铁骑森森,甲光曜日。

郭淮目光唏嘘……

“这是魏公的五营骁骑?”

“果然个個膘肥马壮。”

汉代已有马铠,不过,并不是南北朝时期那样的具装骑兵。

此时的马铠,包括“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几个部分,能保护战马主要躯干,减少战马损失。

当然,装备马铠的部队乃是少之又少。

官渡之战时,曹操就感叹:“袁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