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明月照沟渠,新造大汉的蓝图。27(2 / 2)

“我当然见过,在书中,在心中,在青史中。”

“那是一个遍地桃源,人尽思贤,将不畏死,士不偷生,举国安宁,夜不闭户的盛世……”

刘云望向夜空,一轮明月在上,照亮沟渠。

也照亮了将士们心中,回归太平年代的渴望。

可实际上,那样的时代根本就不存在。

他告诉了将士们一个虚无的幻象。

那是他心中的大汉……

也是他要重新缔造的大汉。

噗通!

就在众人沉湎幻境之际。

河中忽然传来一阵扑腾,那舟中的年轻小卒居然躲入水中避过了箭雨,如今还侥幸活着。

“祭酒!还有个魏兵!”

“杀了他!”

周遭将士尽数涌来。

刘云看着这个年纪尚小的魏兵,他浑身吓得发抖,眼睛里却满是求生的渴望。

“你手里抓着的是什么?”

那魏兵将木人儿藏得更严实了。

“路将军的遗物!”

“哦?路昭到死也不曾有过投降之念,虽是敌将,倒也令人敬佩。”

刘云令人将这小卒捞起。

“把他的遗物带回去吧。”

那小卒感激道:“谢过将军不杀之恩。”

见刘云没有为难,他转身便跑。

可没走几步,却又被刘云猛地叫住。

“等等!”

那小卒回过头来,心下紧张。

“将军还是要杀我?”

刘云摇了摇头。

“大可不必。”

“饶你一命,你帮我带句话给郭淮。”

小卒不敢违背,点头道。

“将军请说。”

“郭伯济自是一世雄才,将来可位至三公,我刘云姑且奉劝他一句,莫要再与我为敌。”

“否则,太原郭氏一世清名,就要摧折米仓山下,遗臭巴汉之间。望君自重!”

那小卒闻言,看向刘云,却见此人目光炯炯,天生贵相。

信口言谈之际,似是万仞千刀,割人心肺。

这番话,表面是劝诫之语,实则是给郭淮下了战书。

郭淮名门出身,岂能自甘人后?

先破其计策,在诛其心智,果真是连环相扣,深谙人心。

这小卒愣神片刻,越发感觉刘云智术可怕。

匆匆答应了这话,便策马而去。

……

哒、哒、哒。

三更已过,子时落幕。

褒城大营之中,诸将士皆是困意已生。

全都歪头斜身,在坐榻之上打着瞌睡。

唯有郭淮一人闭目凝神,用手指轻敲着案几,打着节拍。

他在计算时间,从子时开始,便一直在心中演练这即将发生的各种可能。

可无论怎么推演,到这个时辰,也总该发生点什么的。

蓦然,他猛地睁开双眼,眸中露出了一抹震惊之色。

“时间已到。”

“路昭失败了……”

“什么?”

夏侯渊猛然惊醒。

“伯济,究竟发生了何事?”

郭淮还不等哨骑到来,便已推测出了大概。

“计划出了疏漏,我军之中定有细作。”

夏侯渊等人闻言大惊。

“不可能啊,知道这个消息的将领,只有寥寥数人,除了路昭基本都在这了。”

郭淮摇了摇头,脸色痛苦道。

“还有那颗最关键的棋子,也知道我的计划。而且,不在褒城。”

朱灵追问道:“谁?”

“宕渠七姓夷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