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骠骑校尉16(2 / 2)

还没等吉尔多想,钟繇以起身,对吉尔说道。

“昔日冠军侯初战以八百斩匈奴两千两百二十八首级,武帝大为赞赏。

今吉参军以八百斩匈奴两千四余首级,功过冠军侯,勇冠三军也。

曹公听闻此事,立上表,汉帝已下诏封吉参军为骠骑校尉。”

这自己刚进来就被封官,换谁都高兴,吉尔自然也高兴,但是想自己这军功好像不算什么,这八百破十万的战不是你们曹军经常在东吴那边打出来的吗?

“臣稽首,拜谢汉帝。”吉尔拜谢。

吉尔这刚进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没搞明白这钟繇到底来干嘛。听了一会才明白,这哪里是来封官的,分明是来拉人帮忙打袁绍的。

袁绍官渡虽然大败,但是根基受损不大,现在大病不起,是曹操最好的机会。但是目前曹操自己一个人显然还不足以完全吞并袁绍,所以以钟繇为使来说服马腾。

果不其然,钟繇把那些封赏都颁布完以后,话锋一转。

“马将军,曹公奉诏讨贼,正攻打冀州等地,然此时并州高干、郭援联合南匈奴反叛朝廷,曹公希望将军能出兵平叛。

我之愚见,将军曾多次与匈奴交战,经验丰富。此次若出兵相助曹公,必有斩获,他日成功,将军官职必再进一步。”

马腾被这么一说,内心已经完全被说动了。这朝廷的封赏都收了,那朝廷要自己出兵总不能不接受。

吉尔此时暗惊,这钟繇是真的厉害,三言两语就把本是敌人的马腾拉到了曹操这边。

曹操身边有那么多能人异士,难怪能够统一北方,称霸中原,最终成为这三国的正统。

吉尔想如果自己要和这样的曹操斗,几乎毫无胜场。看来如果真要报仇,必须先有自己的基本盘才行。

现在曹操拉拢马腾,也不是完全对这边没有利,因此马腾心动也是理算当然。

果不其然,马腾答应了钟繇的请求,让马超领兵去并州阻击高干、郭援军队。

至于曹操为何把马腾一系的人全部封赏,甚至包括吉尔这个罪臣之后,直到后来吉尔开始走上政治之路才领会到。

对于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谋略家来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那永恒的利益。

当利益把所有人绑在一起,那么大家就会跟你一起去完成你所描绘的宏伟的事业。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此时最不爽的人就是韩遂,感觉现在比吃屎还难受。

韩遂的不乐,吉尔看在眼里,钟繇也看在眼里,马腾却被这封侯的喜悦完全忽视了。

这场会议结束后,马腾又大宴诸将,直到深夜大家才打道回府。

“大哥,这朝廷封来封去,咱咋还是个校尉?”马旺内心一直有这个疑虑,直到在回吉尔府邸的路上才问出口。

“此校尉,非彼校尉。”

“大哥,怎讲?”

“昔日义父封的校尉是属义父封缘属,而这次是汉帝封的,属于朝廷。”

“有何不同?”

“也就是说,那西凉参军校尉朝廷并没有我的编制,而这骠骑校尉是有编制的。”

“编制?”

这一问,吉尔愣了一会。确实对于一个三国时期的人来说,这编制二字太超前。要知道几千年后,为了这个东西,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

“二弟,西园八校尉知道吗?”

“不知。”

“那冠军侯霍去病呢?”

“亦不知。”

“唉,二弟有空多读读府里的书卷吧。”

“……”马旺无语。

“这编制就是说,我被封骠骑校尉,以后如果有机会,是可以入朝拜见天子的。而如果只是西凉的参军校尉,我根本没有朝拜天子的资格。”

“哦……,也就是说大哥是朝廷的大官了。”

“……,算是吧。”

吉尔感觉自己这二弟还是做一员悍将比较好,这乱世之中,要独当一面估计比较难。

很快,吉尔二人便回了这校尉府。

吉尔躺在床上回想白天的事情,钟繇这次来的目的可能不止是让马腾出兵相助自己。

从头到尾,感觉都在捧着马腾而贬低韩遂,想来想去,吉尔焕然大悟,此乃疏不间亲之计,让马腾韩遂之间产生隔阂。

吉尔又回想起当年看的《三国演义》,按自己了解三国历史,马腾韩遂最后还是会反目,但并没有记载具体原因,这或许就是原因之一。

吉尔转念一想,自己本来就对这对韩遂父子印象极差。未来马腾韩遂反目也不是不好,或许自己可以趁此机会夺取金城之地。

{注:西凉军的势力分马腾和韩遂,此时马腾主要势力范围在武威(姑臧城)、张掖一带,韩遂主要在兰州(金城)、天水一带。}

想到这,吉尔觉得按着历史发展对自己有利,不如将计就计。

自己甚至可以趁此机会,争取随马超出征,多立战功,多结识些有志之士,岂不是一举两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