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回收站_分节阅读_第57节(1 / 2)

  他这种现代穿越过来的宅男,哪里能想得到怎么跟邻居们打交道呢?

  还是得陶婆子这样的发挥专长啊!

  想到这儿,他不由得想起他们回收站里那些老大妈了。

  那嘴皮子,那交际能力,一个个杠杠的!老大叔们就差些意思了!

  糟,他这一发散,居然怀念起老大妈们在站里空地跳广场舞的英姿来了!

  快打住吧!

  江易回了自己的卧房。

  卧房里暂时除了床什么都没有。

  之前那不是手头有些紧了么?

  如今八十两到手,五十两做本钱,还有三十两可以花销。

  他在临回来时,又去订了四张桌子和八把椅子。

  如今已经安顿下来,小团队成员的文化水平,也该稍提上一提了。

  作者有话说:

第43章 大晋王朝(43)

  江易在刚到郦州城的时候, 就在各处都逛了逛。

  书铺也不例外。

  如今的书架上,对外出售的书种类不多,大部分都是经诗子集, 杂学极少。

  专门给幼儿启蒙的书倒是也有一两种。

  江易翻看了下, 内容有点像三字经,只是在历史朝代和典故的地方有些差异。

  因为要照顾到押韵和忠君孝义的宣传,这本启蒙的书,让江易来看,是不大合适的。

  江氏小团队里, 于二娘识字不多,算账却不错。

  赛子在曹婆子家里,没学会纺线和针线活儿,但学会了十几个字,也会了一点算数。

  焦家三兄妹里,只有焦大郎会十几个字, 但因他家是做酒买卖的, 三兄妹都会算账。

  至于柱子,很早就出来跑腿讨生活,认字近百个,算账也很不错。

  陶婆子呢, 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她管着买菜,自有一套算小账的法子, 从来没有过差错。

  这么一盘算,小团体的知识水平, 已经超过了这大晋王朝普通百姓。

  江易倒也没有对他们有太高的要求, 只要人人都会写简单的信, 认识三五百个字,会记账看账就行了。

  现有的启蒙书不合适,江易只能自己编。

  他刚上学那会儿的课本都是啥来着?

  江易绞尽脑汁,也就回想起个“上中下人口手”来。

  为了避免自己陷入自己写书的巨大工程里,江易进了旧衣库里搜寻。

  旧衣库里,除了衣物布料、毛绒玩具、鞋子包包这些,似乎还有些比较不常见的布制品来着……

  翻找了半天,江易终于在库房的一角里,找到了一堆的布艺书和布制识字卡。

  这些布艺书和布制识字卡,是给一岁到三四岁的小朋友识物和识字用的,跟纸制的比起来,它们没有尖锐的棱角,又撕不烂,就算宝宝抓起来啃也无毒无害。

  当然了,江氏小团队的成员倒不需要这些优点。

  纸制书对他们更实用……就是可惜江易随身带的回收库里,不包括可再生回收库啊。

  这些识字卡和布艺书里,有关于大自然和动物的,比如春夏秋冬花草牛马羊猪狗兔之类,江易都挑了出来,这些是可以用的。

  至于什么动画角色、外国人、汽车、飞机、电视那些,江易就弃之不取了。

  江易拿了五本布书和一百张识字卡出来,去后院找于二娘。

  “大哥是说,照着这些布书,再绣出类似的内容不同的布书?”

  于二娘是头一回见这种布制的书,还是专门给幼小的孩子的,翻看着这些颜色鲜艳,图案亮丽的书页,不由得面现惊叹。

  “难为这是怎么想得出来的?”

  小娃娃们最爱鲜亮有趣的东西,看见了可不就要拿起来玩?

  一面是图画,另一面翻过来就是字,这玩得时候长了,再笨的娃娃,也会认识几个字了吧?

  幼童书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一页上只画一种图案,背面只有一个字。

  但团队里这些都是半大的孩子,就不能这么浪费了。

  一页上最少也得有三个字才好。

  这样,只要再制作一百张识字书页就够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