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山村人家_分节阅读_第13节(1 / 2)

  “那也总比她以后嫁个渣男强!”佳慧噼里啪啦地打字,回头看见冯小河靠在门框上,双眼放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便道:“放心,我心里有数。”

  “不是,我总觉得琳琳今天有点不对劲。”冯小河缓缓说:“她怎么突然要我给你买冰淇淋?是你想吃吗?”

  佳慧心里一咯噔,镇定回头反问:“你说呢?”

  冯小河看了她一会儿,恍然大悟:“我就说嘛!你想吃你就说啊,你不说我怎么知道?还巴巴地叫琳琳来告诉我,麻不麻烦,真是的!”

  边说边回去加他的班了。佳慧抿嘴笑,转身继续敲字,又把下午摸螺蛳的照片传进了电脑,正在调色修图,电话响了,竟然是叶子君打过来的。

  “佳慧,论坛上那个帖子是你吗?”在得到确定的答复后,她连连惊呼:“天啊天啊,我就说那个侧影好像七宝!你们老家到底是什么神仙地方啊,看起来好美哦!”

  对这一点佳慧倒不否认。有山有水的地方大抵很穷,因为早年交通不发达,工业发展不起来,山水都还保持着原本的清秀。不过对于种花狂人叶子君来说,有块不大的地就足以让她羡慕了。现在,佳慧决定加深这个羡慕的程度。

  “门前菜园可大了,一两亩地呢。我随便地栽了些花花草草,长得都很好!”

  “发来我看看!加我扣扣!天哪怎么会有一两亩地的花园!”

  “那倒没有,主要是种菜。”佳慧谦虚道:“不过房前屋后的地方也够种花了。”

  在看完牵牛花夜来香的照片后,叶子君略有遗憾,“这么大的地方,怎么不种点玫瑰?怎么不种点绣球?顺便说一下,你上次送我的玫瑰爆盆了!五月份开了一百多朵你敢想?我真是服了,养花这么多年这是开得最好的一次!”

  双方聊了十分钟后,她又说:“把你地址给我,我买点花寄过去!真是受不了你,那么好的地方就这么浪费掉!”

  这当然是求之不得。毕竟佳慧就算钱多,花钱买花也容易惹得老人们念叨。她也没多推辞,挂了电话,就直截了当地把收货地址发给了叶子君。然后心满意足地去论坛上回了几个帖,和网友们互动了一下,就上床睡了。

  夜里睡得正熟,她突然被楼下传来的动静惊醒。寂静夏夜里,昆虫鸣叫中隐隐传来哭喊声,佳慧只觉得心脏骤然跳得厉害,忙翻身起了床,趿着拖鞋就往楼下跑。

第21章 邻居家

  一楼的人也都被惊醒了,客厅的地铺上,文琳和孩子们正坐着揉眼睛,两位老人也从房间里走了出来。佳慧问琳琳:“咋回事?你哥呢?”

  文琳指指门外,佳慧便跑到晒谷坪上朝下张望,就见院门口亮着手电筒的光束,冯小河正跟一个女人交谈着,对方声音听着很惊慌。奶奶站到她旁边细听了一会儿,说:“是隔壁刘婆婆。”

  片刻后冯小河朝上面喊:“佳慧,把手机跟钱包带下来,跟我到隔壁去。”

  “出啥事儿了?”奶奶忙朝下喊。

  冯小河遥遥答:“胡爹爹病了,我先过去看看。”

  两人说着往那边走了,佳慧忙返身跑到楼上,拿了手机跟钱包,仓促间也来不及换睡衣,只披了件薄外套。下楼时,就见两个孩子很惊慌,文琳和外婆正安慰她们。

  佳慧道:“奶奶,我跟小河过去看看就行。天太黑,你们别出去了。”说着便也摸黑出了院子,路上也没路灯,幸好月色清亮,她在门口想了想,干脆从车库里把车开出来,一路来到十几米外的那幢四合院门前。

  院门大开着,里面亮着灯光。佳慧把车停在晒谷坪上往院子里跑,在门口正碰上冯小河。冯小河急急忙忙地正要开口,看到门前的车,又一语不发转身往回走。

  佳慧立刻知道这是要送人去医院了,两口子这点默契还是有的,她便没有进屋,直接回车上去调头。刚把车停稳了,冯小河就背着一个老头出来了,老太太锁了大门,紧跟在两人身后。佳慧把后车门打开,让冯小河把老人放进去。

  几人都上了车,冯小河让老头半靠半躺在他身上,说:“先去镇上卫生院。”

  雪亮的灯光划破黑夜,映亮了狭窄的乡村水泥路,和路两边黑乎乎的灌木丛。佳慧一边开车一边问:“这是怎么了?”

  “夜里老头说不舒服,口渴要喝水,”老太太开口便带了哭腔,“我去给他倒水回来,他就说半边身子麻,脑壳也疼,灯光下头,看着看着就见那嘴角也歪了,话也说不清楚了。我就赶紧跑过来喊人了。天老爷,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突然这样了?”

  听起来这正是脑卒中的前兆表现。这种病如果能在短时间内发现症状、及时治疗,会大大降低病人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佳慧想及此,不由一阵心惊。这是幸好旁边新搬来一户人家,家里还有能开车的年轻人,不然这荒山野岭的,让两位独居的老人去哪里找人帮忙?

  十来分钟后车就到了镇卫生院门口,佳慧狂奔进去喊人,不一会儿值夜班的医生和护士就来了,几人合力将老人抬到转运床上,医生简单看了看,给老人上了氧气和静脉注射,就让他们赶紧往市里去急救。乡镇卫生院没这个条件。

  刘婆婆全身都在抖,紧紧握着佳慧的一条胳膊,犹如握着救命稻草。这时听说要去城里,赶紧说:“我给我两个儿子打个电话,电话机子在这里……”

  她抖抖索索地想调出手机里的通讯录来,偏还没用惯,半天解不开锁。佳慧扶着老人上急救车,说:“先上车,上了车再打电话。我帮您打。”

  有医生跟着,她便让冯小河先开车回家去。“我跟他们去市里,有事情电话联系。”冯小河这几天都很累,今天又熬了大半宿,再熬下去她怕他猝死。上辈子的惨痛经历她可一点也不希望重现。

  急救车很快开出了卫生院的大门,把冯小河甩在了身后的黑暗里。佳慧挨刘婆婆坐着,拨通了儿子的电话递给她,老人一听到儿子的声音就又哭了。

  “庆啊,你爸他要不成了!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老天爷这可怎么办哪……”

  这种无效沟通让电话那边的儿子快要抓狂,两分钟后电话依旧回到佳慧手中,她冷静地把老头的发病情况介绍了一遍,期间又让医生也解释了几句,双方约定在市人民医院会面,这才挂了电话。

  看着刘婆婆张皇失措的样子,她忍不住安慰了几句,“胡爹爹这也是福大命大,身边幸好有您守着。这病发现得早,救治及时的话应该没多大问题的。”

  不料这又触着老太太的痛处,她立刻把一腔幽怨转移到儿女身上,“都说他们有出息,有什么用?他爸出了事,人影子都看不到……”

  连哭带抱怨地唠叨起来,倒是不像之前那么惊恐了。之后几个人在车上小声聊天,刘婆婆把儿女的情况断断续续地告诉了佳慧。原来老人三个孩子,大女儿嫁去省城,两个儿子都在市里成了家立了业。一个做生意一个在单位上班。年纪大了之后,儿子们本来要把老人接到身边的,是两个老人不愿意。在农村住惯了,住楼房便觉得地方不够大,处处受拘束。更何况老太太还担心远香近臭,他们住在乡下,儿子儿媳偶尔回来看看,双方都觉得亲热。要是搬一起住着了,还不知会闹出什么矛盾呢。

  如今老爷子一发病,刘婆婆顿时就后悔了,“都是我的错,早两月前老大也劝我们就在城里住下,是我惦记着那两块花生田,怕撂荒了可惜,就赶着回来了。谁晓得会出这样的事?万一老头子有个好歹,我真是……说都没处说去……”

  佳慧和医生不免又安慰了老人几句。两小时后,急救车开到了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早就等着了,佳慧把刘婆婆搀下来,旁边立刻围上来好几个人。

  两个四五十岁的男人朝刘婆婆喊了声“妈”,老人立刻就忍不住大发悲声,“庆啊,勇啊,快去看你爸!”儿子们也顾不上劝慰老妈,都跟着转运车进医院了,只有一个看模样是儿媳的女人,牵住刘婆婆的手说:“妈,您莫着急,医生去抢救了。”

  老头那边,自有两个儿子跑上跑下办手续,儿媳便扶着刘婆婆在急诊科门外的椅子上坐下,看到旁边的佳慧蓬乱着头发,外套里还是碎花睡衣裙,便晓得婆婆是把人家从床上喊起来的,自然也是连连称谢。佳慧看这边没有自己什么事了,便告辞了准备回家,那儿媳便让旁边待命的司机送她回茏山镇。折腾到这时候,天边已经露出了一丝曙色。

  回程路上很安静,佳慧在车里打了个盹就到了漫水桥。司机显然是跑过这条路的,把车稳稳地停到家门口,又朝她致过谢才走。佳慧推开院门朝里走,早晨雾气还没散,菜畦里绿油油的各种蔬菜,叶片上挂着露珠,厨房的烟囱已经升起了丝丝缕缕的白烟。两位老人都起了床,一个做着早饭,另一个正在扫院子。

  唉,要是她们的身体一直这么硬朗就好了。

  外婆一看到佳慧,忙提着扫帚过来,问:“这么快回来了?胡老头怎么样?医生怎么说?”

  “我先回来的,老头还正在医院抢救呢,也不知道现在啥情况。”佳慧看到外婆关切的眼神,补充道:“估计没有生命危险,不过看他那样儿,多半是中风,能恢复到什么程度,那就不知道了。”

  “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发病就发病了呢?”外婆忍不住叹息,“前几天还看见他刨花生呢。”

  “脑血栓中风什么的可不都是这样?在地里干着活儿都能一头栽倒,再也起不来。”佳慧看了看闻声出来的奶奶,又说:“您那药一定要按时按顿地吃啊,高血压不控制好,最容易引起中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