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教化107(1 / 2)

自从那日唐忠两口子饿着肚子从宋氏院子里离开后,第二天唐信成了秀才后瞧不起哥哥嫂子的名声就传了出去,也不知是谁说出去的,反正现在村子里的人一提唐信,就纷纷摇头叹息。

韩氏将面放在他们面前:“快吃吧,吃完了再说,面都要坨了。”

宁桑便笑笑,端起碗来吃面。

韩氏擀的面很劲道,很有嚼劲,给他们煮的面要硬一些,给于叔公煮的面就要软和一些。

吃完了饭,唐忠让韩氏这两天准备准备:“后天一早我们就去观里,多准备些贡品什么的。”

马上就是宁平一家子的周年祭祀,这次主祭的虽然是宁桑这个他们的亲女儿,但收拾东西准备祭品这些的,都是唐忠和韩氏来负责。

原本这一日是要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去坟上填土上香的,但宁平在永宁府里并没有本家,李家这门亲戚自从宁榆去世后,也相当于不走动了,最终唐忠决定唐家人也不请了,就他们一家子去道观里做一场法事。

过了中秋后,也就只晴了几日,之后就一直阴雨连绵的。

韩氏邀请了春氏一起,带着两个女孩去镇子上置办祭品,唐忠就跟两个儿子窝在家里不出门。小北跟着唐南学字,唐忠就在边上做竹编,于叔公则在切自己的烟叶子。

院子里很安静,丝毫不知道今日媒婆带着礼品上了宋氏的门。

也不知道宋氏是怎么劝的唐秋,唐秋在闹腾了几天后,也就安静下来,算是认可了赵家这门亲事。

甚至媒婆上门的这日还出来露了一面,虽然是在王荷花的陪伴下出来的。

王静就跟小宋氏相视一笑,两人都有种计划实施成功的安心感。

丝毫没有注意到宋氏跟唐秋使眼色。

唐秋带着王荷花见了人就进了东厢房,宋氏才对那媒婆说道:“我们家这姑娘腼腆,您别介意。”

说着便从怀里拿出庚帖来交给媒婆:“也不好让您老白跑一趟,这个您收好了。”

王静刚要接过去,宋氏就收了收手,瞥了自己大女儿一眼:“我要亲自给。”

王静就讪讪地笑了笑,拽了拽小宋氏,走了出去。

小宋氏就给她递眼色:“怎么,这下子放心了吧?”

王静点点头,跟小宋氏一起去厨房里帮赵氏做饭。

因为这件事毕竟不好听,宋氏就要求他们不要声张出去,所以家里只当是来了个客人,也没跟别人说是媒婆上门取庚帖。

春氏的娘家嫂子家里是做纸货生意的,于是韩氏就直接让春氏带她们去那里:“都是亲戚,应该照顾他们家生意。”

春氏就笑着揶揄韩氏:“你这是家里有钱了,豪横起来了,我嫂子他们家的纸货可不给你便宜的。”

“那怕啥,我小姑子他们底下知道了我们花的钱多,自然也是高兴的。”韩氏道。

春氏就叹口气:“说起来,上次见唐春妹子,还是去年端午呢。”

“是啊,谁知道后来呢?”

韩氏摸了摸宁桑的头发:“幸亏桑姐儿去她姐姐家了,不然就太惨了。”

这会子俩人心里都是无比的庆幸。

梅花和宁桑插不上嘴,在两个长辈的回忆往昔中只好选择闭嘴。

过周年祭的祭品如果是五牲的话,那就是很贵重很贵重的了,韩氏虽然是不想委屈了宁家人,但五牲也是置办不起的,最后还是选择了羊头和猪头,又买了一只鸡,也就勉强数得上是三牲了。

春氏的嫂子也是认识宁家人的,毕竟往年宁家的来走亲戚,都会经过镇子上,见了他们也是打招呼之类的。

知道是宁家人做祭祀,自然是忙前忙后地准备纸货。

最后一样一样地点给宁桑看,让宁桑知道每一样的用处。

宁桑就看向韩氏,韩氏又数了一遍,这才结算了钱。

春氏的嫂子留她们几人吃饭了再走,韩氏拒绝道:“这秋日了太阳落得快,我们还是早点回家去,今日再准备准备,明天就到正日子了。”

因为没有邀请人,所以次日唐忠一家子冒着露水出门的时候,只有唐世带着唐豹要跟着一起去:“爷爷说宁姑父对我家有恩,这他们家的周年祭,我们一定要去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