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气氛89(1 / 2)

白大夫虽然想要学到新东西,但还是带着谨慎的心态。

“这位小姑娘,说说看你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个法子,要是证明这次不是你偶然碰巧,那你也算是做了一场大好事!”魏县令也好奇,看这个小姑娘也就八九的样子,怎么能知道这么多。

宁桑知道今日是不说个明白,自己和舅舅算是走不了了,便解释道:“这也是我在长乐县我姐姐家中学到的,去年家中遭遇变故,小女便在长乐县姐姐家中寄居。

姐姐可怜我孤独,就允许我在她家的书房中看书学习,偶然看到一本游记中有这个记载。

刚巧遇到了姐姐的养子吃东西噎住,就用上了这个法子,今天其实这个法子能不能再次起作用我也不是很确定,但试一试总有一线希望不是。”

“原来是这样,”白大夫点了点头:“法子我已经学会了,多谢姑娘,只是不知道二位如何称呼?”

唐忠就替宁桑回答:“我们是向阳村唐家的,这是我的外甥女宁桑。”

“你就是宁桑?”魏县令一脸惊讶的看着宁桑:“那个永宁府宁平夫子的小女儿?”

宁桑点点头:“是的,这次来是跟舅舅一起给我办女户,对了,这件事情还要多谢大人呢。”

说着便行了一礼。

这些礼仪动作都是当初宁平请了专门的女先生上门来教的,很是有些肌肉记忆,所以宁桑行起礼来也是行云流水,毫无凝滞不类的感觉。

魏县令就叹了口气:“你父亲曾经跟我谈论诗文,他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只是可惜。”

又担心引起宁桑的伤心事,便略过这节,又让唐忠带着宁桑去内院坐:“既是旧人之女,又是救了我儿的恩人,是该我们家好好招待一番才好。”

这一番话出来,众人都有些变色,且不说县令太太面上有些不渝,就说那几个衙役,也是互相看了一眼,掩藏住了彼此眼中的重视。

要知道自从魏县令来之后,新官上任三把火,处处都管着他们,一些制度出来又影响了不少商户的利益,这些人正在想法子找门路要跟新县令搞好关系呢。

谁知道一个小小的农家汉子、农家女竟然就能跟县令有了这般关系?

要是让那些准备走衙役们路线的人知道,可不得像是热火一般的扑过去,就算是点不燃这甥舅二人的利益之心,也能拿财帛烘热他们的嘴。到时候让他们在县令面前说上一句两句的,可不是事半功倍的事情么?

几人均起了心思,打算把唐忠跟县太爷有关系的风往外透一透,这样以后找他们的那些人就会转移目标了,他们也会轻松很多。虽说到手的甜头会少一些,但起码不会得罪县太爷了不是?

唐忠听了魏县令的邀请后,便连连摆手,像是被蛇咬了一般:“不用不用,县太爷您给我家外甥女办了女户,合该我们感谢您才是,招待什么的,这不成,太过了。”

“是呀,魏大人,您就不要客气了,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宁桑不愿意被县太爷因为救人的恩情招待,她潜意识的就认为既然县太爷想要记着这个恩情,那还是留着以后有用的时候再用上的话比较好,至于现在,还是算了吧。

“我跟舅舅来县城办女户,这也得早点赶回家的好,家里舅母还等着的。”宁桑一副担心家里的小孩子表情。

县令太太要开口说些什么,但看了看魏县令的脸,又闭上了嘴。

魏县令见他们都不愿意进去,也知道了他们的顾虑。

一般的平民都是怕见官的,更别说在县衙吃饭了,也许他们自己也会不自在吧。宁桑虽然是宁平的女儿,但毕竟年纪小,也不懂得这些成年人的交道。

那几个衙役听到唐忠这么轻松的就拒绝了别人花了百金也得不到的机会,都是一脸不屑和鄙夷,心想着不愧是乡下人,见识就是短。

“那既然如此,我再强留你们,反而显得我不近人情了,”魏县令道:“以后你们要是有啥事,尽管来找我就成。”

宁桑看了看唐忠,眨了眨眼睛。

唐忠便弯弯腰,拱手行了一礼:“多谢县太爷体恤。”

宁桑感觉自己的衣襟被拽了一下,低头一看是云哥儿。

“姐姐,我要喝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