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又一年的老师慰问149(1 / 2)

纽约,老妈高来娣,杨奶奶,林怡参加了活动。

依旧是两首歌,不过一条大河变成了庐州月。

八十年代,民族乐器还没有衰落,使馆有这方面的人才,而且还是中西乐器合奏的国风曲调,推出来,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人的耳朵。

一些人开始感慨,果然能吸引外国人的关注,确实有点别人没有的东西。

听说歌曲,是高来娣的儿子和杨琼女士一起创作的。

很多人又开始感慨,果然是老中少三代结合出来的精品。

杨奶奶为了保护殷建设,主动说,小孩子的舅舅居然还是神秘词曲人吉祥。

众人开始明白,家学渊源有了出处,文娱双开花,也就自我脑补了。

西北的夜色高家庄村,殷建设把肉的单据拿走,给了三舅一包的钱,当然还有多给的,反正都是记账。

夜色里无人,殷建设把小学教室里的肉,都收进了空间。

第二天,告别了外婆和姐姐妹妹,去大伯家,要和小红姐一起离开。

殷建设要到省会,然后飞广西,把仓库里的糖收走,仓库空了,又安排看守仓库的守卫,收水果。

八十年代的广西,种植比较粗放,冬天橙子,香蕉,柚子,甘蔗,桔子还是主要品种。

价格比广东便宜,就是因为运不出去。

殷建设考虑,要不要开一个水果罐头厂,原料主要就是糖,水果,地方都能满足,就是运输,是老大难问题。

解决了几个小糖厂的大麻烦,糖厂请吃饭,大家并没有因为殷建设人小而轻视这个奶娃子。

听说殷建设想要开罐头厂,几个糖厂的厂子就开始劝,让他打消念头。

为什么呢?主要还是运输问题。

组织人徐厂长,看见殷建设有点不死心,劝慰道:

“要不然,承包一个罐头厂试试不就知道了。”

殷建设一听,也对,留在了广西几天,就是考察承包水果罐头厂。

显然冬天开工不合适,桔子已经到了收尾期了。

殷建设只能搁置了打算,把仓库里收到的水果全部搬运走,计划后期,通过本地糖厂的关系,招聘工人。

殷小红直接成了罐头厂的厂长,两个看门的守卫,成第一批员工。

冬天不适合,只能让小红姐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了这件事。

两个人又踏上了,广府的飞机。

到了广府,又是住进了小舅妈的房子,又是收水果,放空间。

小红姐,对殷建设的小舅女朋友郭玉倩,刷新了认知。

没有想到,人家柔弱的南方姑娘,确实一点都看不出来是大户人家的,果然真的有钱人都低调。

看房子就知道了,一般人那里住的起。

比殷建设的杨奶奶家,都大,家里还有假山的庭院,房间都是古色古香,书香门第气息,扑面而来。

小红姐是开了眼界了,自己西北的砖房,和人家感觉都不一样。

殷建设着急,忙完了,马上就和小红姐回了魔都。

前世见到的古宅子太多了,真没有想到,小红姐看见南方古建筑,会有那么多感慨。

“小红姐,义乌小商品市场,现在有亮晶晶的塑料球,还有彩灯了吧?”

“有的,不过不多。”

“回去以后,你去义乌买些节日庆典用的东西,批量采购一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