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挖院子里的石榴树94(1 / 2)

三处房子都是东直门周边的私宅。

一处是临街的二进院子,一处是大宅院里改出来的二进院子,还有一处是三进的院子,就是房子有点破旧了,真要以后住人,还要再修修。

殷建议用精神力挨个扫描了一下三套房子。

本打算买临街的那套房子的,可是没想到。

三进的这套房子破旧了,居然还有惊喜。

客厅的房梁里藏了东西,进门一进的院子,树下也埋了东西,大门口的台阶下也埋了东西,这家人藏宝,反大众思维,难怪能躲过多次风雨。

正常人藏宝都是后宅、主宅,要么是挖坑挖地道,或者是墙壁夹层,炕头灶下。

谁能想到,这家藏在了大梁里,前厅旁的树下,前厅大门口。

一打听房主,原来祖上是位翰林,官声清廉。

想到大清的腐败,大清瘦,李独肥,也就理解了。

殷建设对老爸示意,买进这套三进院子。

再仔细搜索了前世记忆,这套房子以后要保存下来,比较困难。

估计城市改造,最后拆没了。

房主五六十岁的样子,询问卖房原因,原来人家子女,还真是基因优良,儿子赶上第一波高考恢复,上了大学,又出国留学,结果挣美元,不想回来了。

房主自己,原来住牛棚的,赶上房屋清退,为了养老,房主没办法,要卖房,投奔儿子。

祖宅一直舍不得卖,加上房子面积大,又破旧,普通老百姓光修这些房子就要花不少钱,一般人还真舍不得,所以一直没有出手。

而且房主认死理,不讲价,要价36万,有这么多钱,能买好几套楼房了。

殷建设看到这种情况,把自己老爸拉到一边,和自己老爸私下商量,让他问一下家主,收不收美元和港币。

自己手里有一万美币和四万港币,当前黑市里,美币换人民币差不多要1:4,要的量大,有人能要1:5。

港币换人民币也要1:1或者1:1.5了。

港币换美币,在黑市应该能免不少些损失,八十年代出国,都缺外汇。

毕竟有人希望去美帝,还有人想去明珠。

老爸殷俊生,明白了儿子的意思,经过商量,先付了一万元和四万港币的房款,请那大爷做保,算是付下了定金。

房主先去验明钱的真伪,然后后天再付尾款,办理房屋过户,总价35.8万。

最后按35.8万成交,也算讨个彩头,不管成不成交,给那大爷200块的介绍费。

房子定了下来,老爸心安了不少。

殷建设觉得还得买房,三袋子钱,近40万,买房再花,最多还能花20多万块,还有10万多剩着呢。

这么多钱在京都太显眼了,人民群众的眼睛,那么血亮,而且还有货币贬值,普通人家,谁家里放这么多钱。

回去路上,殷建设和老爸说了自己的顾虑。

老爸殷俊生还在感叹:为什么都往国外跑,魔都如此,京都依旧。

听到儿子的话,老爸一想到安全,点点头,房子还要继续买。

回去和爷爷,小叔吃了饭,老爸殷俊生,下午又买了两瓶二锅头,买了些卤肉,接着找那大爷。

借口就是和家里商量了一下,自家老爸和兄弟姐妹6户人家,住房问题解决了。

可老婆那头小舅子一家来京都了,也总要有个落脚的地方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