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爷爷教子41(1 / 2)

宝剑的另一边,放着一个盒子,盒子盖已经朽了。

盒子里的东西,看样子,是枚印章或是军符。

将军已经化成了枯骨,周边就是些玉佩什么的。

殷建设让一只老鼠把印章先带出来看看。

因这个章,离尸骨还是比较远,殷建设有点洁癖。

另一只老鼠,则到别处再探查一下。

那个男孩子,心里没有英雄梦啊,殷建设突然哼起了罗大佑的《童年》,“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

买不到枪,有把宝剑,也是拉风啊,不比拿个木棍,到处横扫千军,强了千倍万倍。

下次带个手套和袋子把那把宝剑带走,有哪个男孩子能抵挡住宝剑的诱感。

上辈子,有个初中同学,离家出走,结果跑去少林寺学武去了,回来就被自己老爸老妈,混合双打,都打的住院了。

八十年代的《少林寺》电影,不知道影响了多少人,当时那个同学,怎么看的,估计只是看热闹去了。

人家入寺做僧人,要持戒的!你想学真功夫,只当个俗家弟子就能学到东西了?那个门派,不都是,核心内门弟子才是王道。

上辈子,殷建设就想的明白,能持戒否?自己肯定回答,不能。

女孩子手那么软,你个辣鸡,让我单身一辈子,还持戒?

我那同学,也是家里的独苗,八十年代计划生育了,父母好不容易把你生下来,你去当和尚,还要断父母的根。

不把你,打进医院,才有鬼了,亲生的,肯定打,往死里打,有些人为了儿子,生二胎,公职都不要了。

自己就知道,父亲重男轻女,为了儿子,还有姨妈,彼此男、女,孩子互换的,想想这也是时代印记啊。

小品“超生游击队”为什么爆火,笑的时候,戳了多少父母的心窝子,就不知道了。

另一只老鼠去陪葬墓室,看了一眼,出于动物的本能,马上退了回来,原来大白蛇就在陪葬墓室,看护着那堆陪葬宝贝。

此时,它还偶尔身体抽动,身体动一动,没有完全冬眠。

两只老鼠互相配合,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将这枚印章给拱了出来。

原来是枚银质印章,卧虎纽,1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殷建设连蒙带猜,写的应该是,靖边将军印。

重五六斤的样子,难怪老鼠推着吃力,花了这么多力气。

殷建设把手里剩余的馒头,掰开,喂给两只老鼠,让它们补充一下体力。

吃饱后,殷建设领着两只老鼠回家。

殷建设回到家,开始回想自己看到的一切,不由的感慨:估计这位将军也是个可怜人。

棺椁,也不是什么名贵木料做的,陪葬的是印信和宝剑,旁边陪葬墓室,只是陪葬了些生活器具和其它宝贝,连个妻妾什么的,或者是别的仆人什么的都没有。

估计是打仗,被将土临时安葬的,后面也没有迁走,古人讲叶落归根,死了也要埋在故土的,这位将军,显然没有做到。

明天带点香烛,给这位将军奠拜一下,自己都要取人家的宝贝宝剑了,顺便再买捆毛线,绳子。

打好活扣,让老鼠系好,这样带东西,比方便一点。

我也是手握宝印,身挂宝剑的将军了。

又忙碌了一天,殷建设现在是挂宝剑的人了,当然害怕危险,只能没人的时候,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拿着宝剑挥舞几下,自己乐呵。

为了把宝贝藏好,殷建设在院子西南角挖了个大坑,把将军印和宝剑,用油纸包好,埋了起来,算是深挖洞了。

快期中考试了,天才也不能天天玩要,何况自己还不算是天才,也是学习的啊。

等考完试,再去收拾那条蛇,然后再去取取宝,能取一半就好。

大舅和大舅妈又去兰市进了几次货,还买十几匹布,柜台也做好了,把家里的缝纫机也都搬到了店里,服装店和缝纫店也步入了正规。

正好,小舅高吉利来了信,告诉魔都已经初步安排好了,也给了落脚的地址,让殷建设有时间,就和全家一起到魔都去。

殷建设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妈,老妈高来娣没什么抵触,老爸殷俊生都有点拉胯。

最后,还老妈拍了板,全家除了殷爸的户口不动,其他人全部办好户口转移,有外资背景的户口转移,有落户优惠政策的。

考虑路途太远,殷建设建议找关系,买四张硬卧票。

老爸殷俊生觉得,最好秋收了以后去。

殷建设一时没忍住,顶了老爸一句:“就那四亩地,左舍不得,右舍不得,更是有四十亩地,你是不是一辈子不出门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