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崖壁穿越39(1 / 2)

10月21日晴冷无风

清晨,大羽和言姐还在休息,亮子却不在营地,猜测是先行探路去了。

今日放晴,视野清晰,远眺可见远处的漳河,河对岸的多层断崖雄伟延绵,每一处断崖都是近乎垂直的角度,王为暗叹之前三人有多么的幼稚,妄图穿山越岭?真是异想天开!

再看看脚下的断崖,崖壁和崖底的情况完全看不清,王为忍不住感慨,[这真能下的去?!]以亮子的标准‘可以下去的’,那么按普通人的标准恐怕是‘难如天堑啊’。

早饭时,亮子回返,王为忍不住提出心中的疑问,亮子打包票肯定没问题,只是可能要损失一部分登山绳。如果只是损失绳子问题应该不大,只要上了正式公路,以后用绳索的机会不会太多。

吃过饭,收拾好营地,亮子带几人沿低洼地向西走出三百米左右,亮子指着脚下的断崖说道:

“就是这里,我们从这里下,下去10米左右有个小平台,然后水平向左,是缓坡,走‘之’字型,转折点我做了标记,垂直下降段我来下绳索。但是有个问题…”亮子说道这里语气放缓。

“你说吧,什么问题?”王为随口问。

“哥,我能攀岩,有些地方我可以不用攀绳,所以我要走在最后收绳索。还有,水平段有些位置只容单人通过,大家要分散通过,避免干扰和塌方。水平段安全保证更难,千万不能失足。”

此言一出,大羽马上拍胸脯接话,“没事,小子别把我们看扁了,大家久经考验,都是不怕死的战士!”

王为不这么认为,一旦第一个垂直高度降完,大家就处在崖壁半腰,想原路返回就很难了,尤其是绳子收掉之后。还有,水平段王为带路最合适,因为有危险预警,但,,,自己恐高,对自己来说这整段路都是危险的,恐怕预警不准确啊。

“亮子,你怎么不早说?!这么危险宁可绕路,这样太冒险了。”对亮子之前只提到损失绳索,没有提到他的具体方案,王为有些不快。按亮子的身体素质水平判断为安全,那么大羽和言姐是很危险的,而且自己恐怕帮不上,这令王为心里很没底。

其实王为恼的不是亮子,是自己。担心自己恐高令‘祂’的预警失效,把几人置于这种境地,王为怕出意外。潜意识里,王为已经认为,大羽和言姐的人身安全应该由王为负责。对‘祂’依赖的不只是王为,还有大羽和言姐,辜负他们王为是不想的,尤其是在当前‘一失足便成千古恨’的崖壁上。

“哥,过了漳河到这边已经没有更好的路可以走了,如果昨天不过河向西南走的话,断崖也很多,而且那边只有乡道没有省道或者高速。”

王为听言心里更沉重,很明显还有一条路亮子没说,那就是沿漳河向下游去,再入海走水路。可是这样更不可行,漳河下游有怪物不说,目前漳河入海口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几人都不知道,变数更多,耗时更长。

大羽看出王为的顾虑,上前拍拍王为肩膀,“别想那么多。有路就走,总不能停下。末日到现在足足两个月了吧,即使今天我们没了,也赚了不是!?哥第一个,言姐第二,你第三,亮子断后。没问题的!”

既然没退路了,那就只能冒险,“垂直下降你第一个,水平段我带路,,,就这么定了。”

10米的绳降很顺利,待亮子也下来后,王为领头,亮子第二,再言姐,最后一位是大羽,众人间隔5米,鱼贯而行。悬壁缓坡路初时宽度两米多,行走百米后宽度变窄,只有一米半,因为大家都带着行李,为避免剐蹭导致意外,前行速度不得不大幅下降。

继续前行20米,脚下宽度只有六十多公分,不足两尺,而且此处有崖脊,可见部分只有眼前的大约十米,再之后转过崖脊的路有多宽无法判断,路况未知。

“亮子,路越来越窄,你确定转过去可以通行?”

“确定,我来过。哥,让我带路。”

“不用。”

王为取下背包,开始调整呼吸。没办法,王为现在能清楚的感到自己的内脏都是吊着的,不放松下来,下盘必然不稳,应对意外时就无法及时调整重心。

一分钟后,王为左臂平伸,背靠崖壁,右手拎着背包,让其紧贴右腿。然后开始侧向滑步向前。由于脊背绷直贴近身后的崖壁,王为无法看到自己脚下的路。凭着感觉一步步向前挪动。

临近突出的崖脊王为背心已经汗湿,小腿肚子肌肉不停打颤,无奈只能再次降低速度。距离崖脊只有一臂的距离时,王为决定歇一歇,再上一步就无法回头了!

现在无风,只要保持不动,应该没有掉落的风险。目前脚下的岩石在过来时已经看过,虽然无法低头看到,但根据印象可以落脚。一旦转过这道崖脊,无法低头看路,完全凭脚感?王为自忖无法做到。

王为决定妥协,向‘祂’求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