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1 / 2)

  我一步一步地踏上楼,面对冰冷的家门,想到刚刚和沈闻星的偶遇,百感交集。

  走近家门,我看到一个白色纸条挂在门上,我轻轻地将它揭下来。

  我大概知道那是什么,慌忙地将它打开,几个工整的字迹地铺展在我眼前“不客气。”

  第3章

  初中有无数次月考,我也有好多次失误的时候,这也不是我考的最差的一次,但却是让他最抓狂的一次。

  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是什么德性,又能有多大能耐,只是这单薄的分数把他的脸面印衬的无光。

  所以纵使我接下来考的再好,也弥补不了对他的伤害,他说过,聚会是几年一次。

  是的,对他这种“大丈夫”来说,考试次数不胜枚举,聚会次数屈指可数......

  那次杯水风波后,生活又回到了正轨。

  只是不同的是,那天的回信之后,我和沈闻星之间好像突然多了某种默契,从那之后每次在楼里突然的碰面,我们便会相视一笑,就像传达某种暗号一般。

  偶尔也会对于清晨的钢琴声感到烦躁,也会因为听到妈妈将她作为我的榜样而唠叨时厌烦地捂住耳朵,但是听到她的名字时还会想起那晚的温暖。

  我将那张纸条夹紧了一本书里,看着那张纸条心里暖暖的,想起那天的场景,来自陌生人的善意。

  陌生人?我们算是陌生人吗?大概算是突然闯入我初三生活的陌生人吧。

  其实对于初中生活,我印象并不深刻,因为太过平淡,又离我相对久远,我不够优秀也没有差的突出,这种不上不下的学生通常在班级里就是个隐形人。

  老师不会多看我一眼,我也不配做家长议论的学生。当不了楷模也做不了反面典型。

  每天的生活也很枯燥,早上骑车一个人骑着车子前往学校,下午一个人回家,好在新家离学校不算远。

  在学校混日子,每天趴在课桌上和课桌亲密接触,把铃声当做闹铃。

  两点一线的生活甚是平淡。

  回到家就是妈妈准备好的饭菜,我一边吃饭一边和我妈讨论那对她来说些许无聊的校园生活,可她似乎很喜欢听我们这些小朋友的故事。

  她就是这样的人,她可以和各个年龄段的人打成一片。

  她告诉我,在她像我这么大的时候,非常积极阳光,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我看了看日渐憔悴的她,怀疑地看着她,无法相信她所说的曾经。

  她总是绘声绘色地讲述她学生时代的故事,接着又叹着气说:“可惜呀,没考上大学,现在和高中同学聚会的时候,一听她们说大学的事儿,我真的想把耳朵堵住呢。”

  接着厨房里便传出我们的欢声笑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