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湖水生灾(1 / 2)

陈汉良死死地抱住她,不让她走,说道“现在我娘也走了,我只有你一个亲人了,你就忍心丢下我一个人孤苦伶仃过日子?”

田螺姑娘流着泪说:“我也舍不得丢下你,但我没有办法啊,你斗不过我爹的。你上次捡回一条命,昨晚又差点丢了命,但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以后还不知道有多少凶险在等着你。昨晚上我反复想了一夜,现在我唯一能帮你的就是按照我爹的意愿办,离开你回到我以前生活的地方去,只有这样你才能平平安安过日子。”

说罢,她挣脱陈汉良的手向湖边走去,无论陈汉良怎样苦苦哀求,她都没有停留。她走到湖边,陈汉良也追到湖边,而且拉住她的衣袖不松手。

田螺姑娘面对此情此景,泪如泉涌:“汉良,我求你了,让我回到湖里去。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再见面的机会。”

陈汉良一听,心中有了一线希望,忙问:“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

田螺姑娘说:“今后你若遇上什么难处,就在月色清明的夜晚来湖泊岸边喊三声,我会来帮你的。你看,那边有人来了。’’

陈汉良刚回头去看,田螺姑娘已不见了踪影。

田螺姑娘走后,陈汉良痛不欲生。每当回到家里,家里冷冷清清,再也见不到田螺姑娘的身影,再也听不到她的声音,他感到十分痛苦而又忧伤。他日夜思念田螺姑娘,甚至达到茶饭不思的地步。

有一天他上山去砍柴,走到湖泊寺附近去了。那儿是山坡,山势要高一些,站在那儿,可以看到湖泊,而且看得很远。

他就站在一个稍高的地方,向湖泊望去,向田螺池望去。他知道田螺姑娘就住在那儿,于是就痴痴地望着,久久地望着,希望能看到田螺姑娘的身影。泪眼濛濛中,他似乎真的见到一个姑娘站在波涛之中向他点头,向他招手。这时,他就忘记了离别的忧愁,心中燃起一线希望。虽然最终那位姑娘没有向他走来,但他坚信一定会有这一天。

老田螺精活活拆散了一对恩爱夫妻,他会就此罢休吗?如果这样就小看他了,一场更大的报复行动又在计划中。

田螺姑娘离开了陈汉良,老田螺精觉得心头出了一口气,才不再找陈汉良的麻烦了。但一想起事情的前前后后,又不由得愤愤不平,又怨恨起另外两个人来。

他怨恨的哪两个人呢?自然是那位路过田螺滩的府台和智元长老。府台已离开这儿去遂州做官去了,他自然拿人家没得办法,但智元这个老和尚还在呀!说起智元,他心头的恶气就忍不住往上涌。可恨这个秃驴,我和你向来是湖水不犯井水,我守我的滩,你念你的阿弥陀佛,我哪儿招惹你了,你凭什么要来管我的闲事。更可恶的是,竟给府台出了那么一个坏点子来整我,这简直是踩着鼻子上脸——欺人太甚!要是不给他打个招呼,他会以为我好欺侮,今后又来找我的麻烦。于是他又变成一个黑衣老者上了湖泊寺。

老田螺精进得寺门,直闯禅房。正在做功课的智元听见有人来了,微微睁开眼瞄了一下来者,见是老田螺精到此,冷冷地问:“你不在湖泊中修炼,到此何事?”

老田螺精也板着脸回答:“口吞萤火虫你肚里明白,你给那位府台出了什么点子,你大概还没有忘记吧?”

“噢,这么说你今天是来兴师问罪啰?”智元睁大了眼睛直盯着他。

老田螺精说:“不敢,但老朽不明白,我什么地方招惹了长老,长老会这么跟我过不去。”

智元停下了功课,问道:“你想没想过你都干了些什么?那些不孝敬你的过往船只,你打烂了多少?有多少无辜的人因汝你的胡作非为而丧生?又有多少家庭失离迫散。”

老田螺精并不示弱,反唇相讥:“我谋取了点钱财贡品,怎么就是胡作非为了?你这寺庙要是没有香火,你恐怕也坐不住吧?每天那么多人来庙里上香,上供,你们怎么不会拒绝呢?”

智元严正说道:“寺庙是希望香火兴盛,都是人们自愿来的,但湖泊寺从来不会害人!”

老田螺精强词夺理,说道:“富贵险中求,老朽不采取点手段,那些人凭什么怕我,又怎会乖乖地来孝敬我呢?”

智元没想到他是如此冥顽不化,难以救药,不禁摇了摇头,叹息道:“命里有时终会有,命里没时莫强求。我再劝你一句,人不贪财祸不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还是收手吧。”

谁知老田螺精一点也不动心,仍强硬地说道:“我可是常年住在湖滩里,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的,你吓不倒我。”

智元已失去耐心,说:“善恶终有报,只等时候到,你可以走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