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心态的转变(2 / 2)

他觉得不管做的对与错,自己必须的做点什么了。于是他躺在躺椅上开始思考起了自己的这一世到底要怎么活。

首先自己这一世才18岁,刚高考结束,总不能高中刚毕业就真的提前过上退休生活吧。其次大学的上呀,抛开什么学历这一说,而不读大学的话刘逸宁觉得自己的人生总是感觉缺了点什么一样。

还好他这具身体原主人的父母因为想让儿子离家近一点,当时填志愿的时候填了本市的平原大学,离家就二十公里,不光是周末可以回家,平时如果下了课想回家的话一趟公交车直达半个小时就到了。

至于娶妻生子,嗯,自己还是个孩子呢,所以暂时没有这种想法。

成为世界首富,政要名流,被众人所铭记和崇拜?以前倒是蛮想过这种生活的,可是既然都有了系统了,那还是这种闷声发大财的生活最适合自己的性格。

不过话说自己读大学的学费从哪里来?家里还欠着15万外债呢,总不能把老宅卖了吧?

虽然相信只要有系统的存在,自己以后不会缺钱,可是那也是以后的事儿了。

所以这让人发愁的钱该从哪里赚来呢?

不过想到这里刘逸宁灵光一闪,既然自己家以前是开农家乐的,而这里又是旅游景点,平时从来不缺游客,以前的生意也挺好的,正好加上这大鱼味道如此鲜美,而反正这鱼也保存不了几天,不如继承原主人家的路继续开这农家乐先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吧。

再说了这鱼味道这么好,自己随便做做保证就能让游客挤爆自己家的饭店,并且这系统还不知道到底高不高级,哪怕以后天天就只能通过系统钓鱼那也算有个途径能快速变现呀。

再说了等将来名气打出去了,就涨价,一份鱼汤怎么不得卖888,并且还不服气,你要是不预订还不一定能有。

那倒时候自己岂不是成了第二个立家菜,声名远扬还不用怕被有心人给订上。

不对,呸呸呸,自己怎么可以这么自甘堕落要和立家菜比,自己做菜那是童叟无欺,一分钱一分货,并且还要踏踏实实做菜,绝不搞那些花里胡俏,更绝对不会额外加什么装修费,逼格费在里面。

想到做到,说干就干。

刘逸宁把吃了一个月灰的桃花涧农家小院的招牌搬出来放到了临街的门口,又去厨房和饭店堂厅和两个小包间收拾了一顿。

还别说虽然村子的大街上最起码有10家桃花涧开头的农家乐,但是刘逸宁感觉自己家的这个面积最小的小饭店反而是整条街上最雅致的一家了。

酸枣枝的桌椅,土套烧制的餐具,还有那装修的简约但又不失乡土特色的两个小包间,无不处处显示着原主人的用心。

特别是看到只摆放开三张桌子的小堂厅更让刘逸宁觉得满意了,毕竟他要走的是精品路线,而不是大众快餐,所以控制每天的接待人数就成了很有必要的事情,而还有什么是比场地有限接待能力有限这种借口和理由更合适的呢?

花了差不多三个小时收拾停当了,时间也到了下午四点左右,刘逸宁的手机在前几天被雷炸了以后也没在买新的,至于原因除了没钱以外主要是觉得没有和别人联系的必要,反正自己在这里一个人也不认识。

而至于电视节目刘逸宁这种人更是不会去看的,所以他把躺椅搬到了小饭店门口,打算借着在躺椅休息的功夫仔细的观察一下周边环境,这也算是刘逸宁的心态转变的一个表现,也是他从一直游离在这个世界之外到开始尝试主动融入这个世界而迈出的第一步吧。

刘逸宁看到已经叼着铺垫跑过来打算继续在他脚边打瞌睡的小黄狗站住了它的身子然后开始朝村子连接省道的那条水泥路旺旺叫的时候,他在心里还纳闷这狗子今天怎么对着空气开始瞎叫唤,以前都是瞎的经常人都要走到跟前了才能发现然后开始叫唤,今天这是咋了,难不成抽风了?

不过没等狗子叫一会儿,刘逸宁就见着从省道上有一台外观看着挺霸气的车子拐到了水泥路上朝村子开了过来。

好家伙,这瞎狗的眼睛今天可以呀,这么远都能看得到。

不过这路上天天那么多车,这要是每台车路过她都叫唤不得把人吵死了。

刘逸宁想到这里抬手拍了小黄狗一脑门子自言自语到,别瞎鸡儿叫唤了,隔这么远就叫唤,你不累呀你,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你好好盯着就行了,别乱叫唤,万一把客人吓跑了甭说鱼骨头,我让你连一片鱼鳞都捞不到吃。

以后如果遇到对咱们有恶意的人或者不经过我同意擅自偷跑进后院的人你再叫,到时候你甭说叫,你就是把他们咬死都行。

不过我跟你条小土狗说这些干啥,你能听懂我说啥?你看你那个狗里狗气的傻样!

刘逸宁拍完了狗子脑袋让她安静下来以后就只是自言自语的念叨了这么几句。

自始至终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从不远处奔驰而来的汽车身上,所以就没有看到挨了揍以后的小黄狗在听到刘逸宁讲的那些话以后竟然就像听懂了一般立马就不再叫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