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冉道隆东渡传真经23(1 / 2)

嘉熙二年,丁大全高中进士,被朝廷调任萧山县尉。他极力讨好倍受宠信的理宗内待卢允升、董宋臣。三年后由萧山尉升为大理司直、添差饶州通判。如今官至侍御史兼侍读。

此人“蓝色鬼貌”,人称丁蓝鬼。他在福州根基颇深,且曾做过宁德主簿。福州可说是他的发迹之地,在宁德做主簿时,曾有一传闻。

宝庆年间,宁德县大旱,丁大全于宁德与福州交界处的百丈龙潭开坛,祈求天降甘露。

起初命人打造银瓶,坠入潭底乞水,缒上来后,那银瓶竟然变成了一瓦瓶。

丁大全疑心是差役从中搞鬼,贪那银瓶物件,责骂差役不分轻重,祈雨之物也要惦记。差役却一口咬定是潭底怪异,与自己无关,如何打骂也不改口。

无奈只好令人再打造银瓶,亲自揽绳坠下,待得缒上来后,丁大全大惊失色。那银瓶竟又变成一瓦瓶。

他心下一慌,急转心念。这潭底百丈有余,绝非有人作祟,莫不是龙潭神龙显灵。

当即伏地跪拜道:“神龙有灵,吾当富贵,幸示显异。”

天空中乌云骤起,雷声大作。眼见就要降下甘霖,潭中也旋起一滩涡流。忽的那潭中露出一只龙爪,在场众人见状当即顶礼膜拜,虔诚祈祷。

此后不久,丁大全便高中进士,一路官运亨通。他在宁德总算有些政绩,更早还修建了“白鹤岭道”,方便了来往的客商以及宁罗两县的居民。

期间一位游学的高僧,冉道隆途径福州讲学,得知丁大全修路祈雨的事迹,感念其有惠济苍生之性,有意点化,收纳佛门。

冉道隆师从佛鉴禅师,与北少林方丈天鸣分属同门。其佛法高深,承无明慧性法嗣后,声名远播。丁大全受其佛法感召,成为他座下俗家弟子。

扶桑佛学领袖,泉涌寺僧人月翁智镜对冉道隆颇为推崇,邀请去扶桑弘法。冉道隆携弟子众多欣然前往。

镰仓幕府执权北条时赖亲自接见,并拜他为师,法号道崇。又任命他为镰仓常乐寺的住持。

道崇与丁大全于此便成为同门师兄,并资助丁大全一路攀附权贵。这二人都抱负远大,虽不同种,却一见如故,亲如兄弟。

道隆法师去扶桑不仅弘扬佛法,更是将中原文化播种在扶桑。然而道崇其实都不看重这些,他更加对中原武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道崇虽出家为僧,扶桑的军政大权却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自诩扶桑武士英勇善战,见识过道隆法师的武功招法,才知何为尚武之学。

他遣家臣于常乐寺出家,跟随道隆法师学习诸多武功技法,更不满足于此。派九条猿昆(渡远)学习中原语言,前往北少林出家,将少林七十二绝技尽数偷撰回扶桑,培养了一支死士为其效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