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蜜里调油125(1 / 2)

但是,严格来说,如果不是大虞的立法原则,是在法律条款上尽量平衡保障各方利益,而不是按照反对者没有提议者多,就同意提议者的提案的零和博弈立法原则,早婚条款早就被废除了。

可惜的是,早婚条款还是有支持者的,因为那些早婚但幸福一生的人里,也不乏大人物,这事是很明显的。

最终妥协的结果就是,为青梅竹马即相爱的人们留一线生机,只是在程序上,想要达到早婚条款的要求,事实上非常不容易。

首先且贯彻始终的是婚约双方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在两情相悦都不易,两情相悦还能够不受他人影响的坚持到底就更难了;

其次就是双方父母都不是小孩子,对于子女的婚姻自然有各个方面的考量,相对来说也是说容易很容易,说难也很难,看具体情况。

最后是村委会、居委会这方面还好点,毕竟任职期有限,流转度更大,不管从个人的成人之美,还是双方家庭做工作都更容易解决。

但是,一旦婚约双方当事人都是学生,这管辖权变成了学校,事情就麻烦了,因为一般来说,一个教谕很可能在一个学校待一辈子,这方面对主要是由担任学长一职的教谕做决定来说,在个人影响方面就很大了。

——毕竟社会上的普遍共识就是,学生的见识有限,教谕不仅仅是教育学生,还要引导学生的成长,指导学生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在审核方面,需要承担的责任可比村委会、居委会这种单位严重得多了。

——当然,这责任仍然是可大可小的,审核也是可严可松。毕竟成人之美的传统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双方父母同意,双方自己同意,学校方面也不方便做恶人,虽然有一个学习成绩前列的硬性规定,但这个也很容易操作的。

所以,早婚这件事,归根结底是两个少年的私事。主要是看婚姻当事人双方自己是不是有心,能不能坚持己见。

在多数情况下,哪怕本来意志坚定的少年男女,也会在漫长的流程中,尤其是在学校或村委会、居委会的劝说下,选择谨慎操作。

毕竟,感情这回事,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

所以,往往是早婚的发起,总是虎头蛇尾的居多。

耿朝阳当然不介意早婚,上辈子三十多岁才结婚,晚婚需要面对的麻烦可能比早婚都多。在他个人经历来看,早婚肯定比晚婚好,一场失败的婚姻,越早发生,越容易让一个人成长,也越容易在日后,知道怎么面对爱情与生活。

而崔红莺,耿朝阳并不知道她是不是下定决心嫁给自己了。或许只是一时冲动?

看着耿朝阳的目光,回味着耿朝阳的话语,崔红莺慢慢的停下了脚步,看向耿朝阳,这才明白他的意思。

“你不想娶我?你想娶秦月华,还是娄云凤?”崔红莺认真的问道,同时想要推开耿朝阳的手。

耿朝阳笑了笑,依然没有放手,认真的问道:“我当然想娶你,但是你想好没有?”

看到耿朝阳神色异样的看着自己,崔红莺仿佛明白了什么,但又无话可说。她没有拒绝,当然就是愿意了,他难道看不出来,难道非要她表明心迹,这不是欺负人吗?现在就知道欺负人,那以后呢?想着,她眼圈就有点红,感觉委屈的不得了。

耿朝阳默默地松开了手,却不料被崔红莺反过来一把抓住了他的手。他诧异的看向她,她充满委屈的看着他,然后气呼呼的把他的手,拉到自己背后,别扭的拖着他往前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