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中医没有高血压59(2 / 2)

——如果是通用于每个病人,自然就是验方。验方就是不同病人的同一病征,可以用同一种医方治疗,都能治好。

——而偏方对于同一病征,就不能保证都能治好,而是对同一病征,适用于偏方治疗的发病机理的病人,有对症下药的好处,有药到病除的特效!

这是基于同一病征,有可能是由不同发病机理造成的中医理论;也是基于任何病征,都是因为【人】作为一个整体,其内部阴阳五行失去平衡的中医理论。验方治的是常见病理机制导致的病征,而偏方则是应用于非常见病理机制导致的病征。

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在验方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时候,偏方在什么时候可以应用?

林建福不是学医的,但他是一个聪明人。当西医治疗高血压,也应用到中医理论的时候,那还不如直接找中医治疗。

——在西医理论中,身体各种指数、指标在合格范围内,就代表这个人是健康的。但是,具体整个人在某方面有什么不妥之处,除了指数偏高或偏低,需要避免一些直接刺激之外,并没有具体应对措施。

——最简单直接点说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痛就什么事都没有。虽然也有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或亚健康状态对触发疾病的影响,并演化成西式多运动的养生理念,但理念非常粗疏。

从一个最简单的西医理论,就可以看出西医在整体理论上的败笔:肺癌患者有吸烟史居多,吸烟对于肺部伤害极大,但你怎么解释长年吸烟且长寿者的出现?

——很好解释,各人体质不同!但是,如何分辨体质哪里不同,西医就没办法了。因为可以量化的指标,只能在区间范围内显示某种状态。心电图捕捉不到的异化,就上二十四小时心电图,或者再上一次二十四小时心电图,在此之外就别无他法了。

西医喜欢搜集数据,通过大量身体健康之人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一个健康数值,只要做身体检查者在这个健康数值之间,就确定做身体检查者处于健康状态。但这种数据分析是基于健康数值的定义,而不是对此人为何会有此种数据的分析结果,也就是说根据结果逆推病因。

在中医理论里,同一病征的病理机制,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人】作为一个整体,同一病因会导致不同病征,不同病因也可能会导致同一病征。虽然有验方可治标,但具体上,中医大家对于不同病人,即使是验方,也会增减配伍,也就让验方实际上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偏方。

——这种理论可以用西医针对老弱成年人的不同用药剂量验证,但西医只分老年人、儿童、成年人以及轻重症状加以调整,中医则倾向于一人一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