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英语54(1 / 2)

在旁人眼中,耿朝阳如痴如醉的,根本就和往日没有什么不同。混个中三毕业证书么?在课堂上又听不懂,只能神游天外去胡思乱想,看起来自然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这样的人,在差生班也不止他一个,老师也好,同学也罢,没有人会在意这一点。

而在耿朝阳自身而言,读档重生之后的四六八七年十月十日这一天,对于他而言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天!因为仅仅是这一天,他就学会了上辈子一辈子都没学会的中学知识!

数学是费时最久的,也是耿朝阳选择学习的第一门学科,大概一堂课加课间休息,以及另一堂课的一部分时间,大概也就一个小时左右,这还是包含了高中部分。

第二门学科,耿朝阳选择的是语文。这个就简单了,这个本来就是日常应用的,更考虑的是阅历的经验和个人的理解能力,活了一辈子,他也喜欢古典诗词的创作,所以这方面没有什么难度可言。

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语文讲究的是对课文的官方理解的理解,这和他的个人认知的理解是存在出入的,耿朝阳需要注意的是在答题方面,对官方释义的理解与判断。

——同样存在这一问题的是政治学科,对政治常识、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和国情等方面的知识和分析,都要基于官方释义的角度,而不是个人三观,否则肯定是别想拿高分的。好在这方面,他是认同官方释义的,但是具体表达方式,还是要符合格式等一系列要求,但是整体问题并不大。

第三门学科是英语,由于父亲的进修材料没有这门学科,耿朝阳最后学到的也只限于中三上半学期教材之前的系统性的一些知识。而且,基本上属于哑巴英语,会写不会说。

教材附带的英语磁带早被他录了流行歌曲,上辈子看双语字幕电影的不仅是非标翻译,更大的问题还是和语文、政治学科一样,不符合教学要求,同时不具备系统连贯性。

——这跟日常生活的表达方式与官方范文的差异一样。书面语、规范用语,和口头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你用口头语,不规范用语答题,哪怕意思到了,仍然不会合格,会被扣分或判错。

地理、历史、生物,就算是历史里的政治方面,也都属于记忆类,在中学阶段,只要求记忆,不涉及更深层次的东西,耿朝阳也就没有花太多心思。

体育、音乐、美术,也就体育还会有点分数,在耿朝阳超人的身体素质下,也就需要注意一下体育规则罢了,成绩肯定是需要注意不创造新的,不可能的世界纪录。而音乐、美术都是中考没有分数的,前者已经有【吹拉弹唱】和【唱念做打】,当个艺术生没有任何问题,后者一旦刷到相应技能,也是不在话下的。

物理、化学方面,在中学阶段,同样是一个记忆类学科。实际上,在进入大学之前,所有学科都是以记忆固有定律为主,以加强固有定律的应用、领悟为辅,再其次就是了解学科知识,触动学科兴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