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又见同学(2 / 2)

“还很清醒嘛,不错,有点学哲学的样子了。”

“你这听着就不是什么好话,表面上像是在夸我,实则在损我,我本来就是学哲学的,而你却说‘有点学哲学的样子’,这不就是说我哲学没学好吗?充其量就是学了点皮毛罢了。”

“咦,这理解力还真是不错,比我想像的要好,看来这几年的哲学还真没白学,逻辑很清晰。”梁力一脸怪笑地打趣道。

“中国哲学博大精深,能懂点皮毛我就觉得很有收获了。活到老学到老,研究生毕业不代表学习生涯结束,要想提升自己,更多还要靠以后的坚持,唯有继续多读书、多思考、多体悟,才有可能更上一层楼。”秦榣峰说这话时,倒是一脸的认真严肃。

“且不说你现在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和认识到了什么程度,就凭你这种学习态度,我觉得你也能配得上‘大有收获’这四个字。”就在此刻,梁力对他这个老同学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

“哟,感谢夸奖,承蒙抬举”,秦榣峰笑道,“不过话说回来,你也是一个有着良好学习习惯的好同志,近几年来也看了不少书,知识面越来越丰富,这点值得表扬。”

“谢谢,谢谢!居然能得到研究生的表扬,真是受宠若惊啊……”

“我还没说完呢”,秦榣峰打断梁力的话继续说道,“都是同学,相互吹捧就没必要了,我们之间不玩这些虚头巴脑的。据我这几年的学习经验来看,我觉得自己看书学习和在学校接受专业培养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零散的、不成章法的,更多凭个人兴趣来选择学什么或不学什么,而且最为要命的一点,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就导致学习质量受到极大制约;后者则是系统的、正规化的,导师们都是过来人,在指导学生学习上自有一套科学、专业的方式方法,且在学校方便向老师请教、与同学交流,学习氛围浓厚,这样就容易提升学习质效。”

梁力听得津津有味,不断点头应和着秦榣峰,并示意他继续。“因此,提一个建议”,秦榣峰继续他的“表演”,“要把相关的书籍结合起来看,并努力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让自己吸收到的有关知识点产生连锁反应,促使其形成体系,从而更进一步地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

“学习最重要的目的,是让知识升华为智慧”,秦榣峰接着说,“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脱胎换骨’,整个精气神为之一新。我们刚刚谈论的‘自作自受’的观点,对此依然适用,不管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我们的一切言行举止,都是环环相扣的,因果真实不虚。昨天影响今天,今天影响未来,这没什么好讨价还价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算是领教了。你这个高材生以后要多多指教啊!”

“指教绝不敢当,多多交流,共同进步。还是那句话,‘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为了让我们明天的‘受’能好一些,我们必须在今天的‘作’上做足文章。”

所谓相谈甚欢,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不知不觉间,两同学已谈到深夜。

回到家后,秦榣峰仍在思忖着他的人生,对目前的他来说,选择进入市委办公室,就是“作”,至于以后的“受”会怎样,他没有特异功能,无法穿越到未来去预先知晓将要发生的事。他现在能干的,就是尽力做好自己,至于其他的,就交给老天和时间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