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咱们打个赌78(2 / 2)

赵明奇吃惊的还在后面,赵卫国这两亩地,底肥竟然用的是二十五块一袋的复合肥!

这年头,庄稼人种地,底肥用的最多也就是尿素。

有些舍不得花钱的人家,在地里洒的都是大粪和草木灰。

难怪人们都说八叔家发财了,连种地都这么多讲究,两亩地光化肥都用了五十块,这跟撒钱有啥区别?

赵明奇只顾着吃惊,完全没有注意赵卫国的种子。

他不知道的是,赵卫国地里用的种子,也跟其他人家的不一样。

这是桐阳农校新培育的桐单三号,据说是高产、稳产、抗倒、抗病,试验田平均亩产达到776公斤,最高产量可达931公斤。

只不过桐阳地区的农民,目前还停留在自留种阶段,对于农科所培育的高价种子并不感冒,也舍不得花钱去买,这才让赵卫国捡了个便宜。

在夜校毕业的时候,他就找他的夜校老师孟老师要了两斤良种免费试用,还通过孟老师的关系,从农校的肥料里,买了两袋磷酸二氢钾。

当然这也是有条件的,赵卫国向孟老师承诺,给他三到五年的时间,一定能将种子在桐河公社推广开。

赵明奇带着复杂的心情,给赵卫国种了这二亩地,等他干完了活,关于赵卫国往地里撒钱的传闻也不胫而走。

这次村里的人没有太多的惊叹,而是一水儿的嘲笑。

人们都觉得,赵长兴家的这个三儿子读书读傻了,苞谷和黄豆才多少钱一斤,花费这么多钱,肯定是赔本种地。

郭燕秀也不理解丈夫的做法,还专门算了一笔账出来。

“一亩苞谷亩产不到五百斤,眼下的价格是一毛六一斤,就算是黄豆贵一些,一亩地的收入,满打满算也就一百块钱。现在两亩地已经投了六七十块,等秋收后再交了提留,两亩地种了一季,落不到啥钱,这样算下来,还不如不种地呢。”

“理儿是这个理儿,不过不能这样算。”

“这两亩地,不论种啥都赚不到钱。我种地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让人看到化肥和种子的作用,改变人们的观念,让他们能吃饱饭,等他们的日子好了,咱们养鸡、养鱼才更有市场呀。”

郭燕秀听过他的计划,对于他的这个说法也深以为然,不过她还是第一次见这么种地,心里不免有些忐忑。

“那你估计,咱们这样种,一亩苞谷能有多少收成?”

见赵卫国比了一个“八”的手势,郭燕秀一脸的不可置信,“能有这么高的产量?”

赵卫国笑了笑,没有立刻回答郭燕秀的话。

穿越前他上大学时,他的老师做的课题就是玉米的基因测序分析,老师给他们普及过玉米的常识,只要土壤肥力和玉米品种没太大的问题,正常情况下,玉米一般亩产500-700公斤左右。

眼下局限于时代,他也预估不出具体的产量。不过玉米一直都是高产的作物,和后世相比,八百斤只能说是保守的估计。

“秀儿,咱们打个赌咋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