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分家77(2 / 2)

但他心里清楚,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一大家子闹了半年,早该到了分家的时候。要是一直抱残守缺,最终只会让几个儿子反目成仇。

分家当日,请了大队支书赵明泰过来做主持。赵明泰还特意劝道:“长兴啊,你一直都是个能人,咋这次这么糊涂呢?眼瞅着要种秋了,分家就不能多等几个月?我可提醒你啊,大队的规矩,新添的人口分地得秋收以后,你们现在分家,卫国就种他一个人的地,能养活得了谁?”

“姑父,我手里可有一百亩地,不差那一亩八分地。”赵卫国纠正道。

赵明泰两眼一瞪,怒道:“你个没脑子的兔崽子,看不出来我在替你说话啊?栖一百亩地咋了,别以为你拿了地,就敢瞎琢磨有的没的,我告诉你,栖凤山脚下就是给你一千亩,你也种不出粮食来!你娃喝西北风的时候,可别找你姑父哭穷去!”

当年大队包产到户,都是由赵明泰主持的,赵长兴家区区的分家,可说是再简单不过。

在他的主持之下,赵家的钱物分成了五份,赵长兴这里留了两份出来。粮食留足交公粮的份量,剩下的粮食按人口数分了下去,每人分了三百多斤。

至于其他的东西,像工具和牲口则是统统按市价折价,尽量平分给兄弟三个。

在这里出了点问题,牛这种大型的牲畜,价值太大,羊鸡鸭鹅和其他的工具根本没法与之相提并论。

最终赵卫中提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他选了牛,但不要家里的房子。

他在村南头建的房子已经盖了一半,等建好之后就搬出去住。搬出去之前,牛还是一家公用。

赵卫民和赵卫国两兄弟同意了这个提议,赵卫民选了羊和鸡。赵卫国只选了工具,他已经养了那么多鸡,看不上家里的这点家畜。

一家人凑在一起商讨了一日,总算把这个家分开。

当然,所谓的分家,也只是各家在经济上的独立,单独负责自家的开支,只要几家还住在一个院里,就免不了在一个锅里搅稀稠,生活上不可能完全分开。

像赵卫中家三个孩子,俩女孩赵玉凤和赵玉琳,长年跟着老太太一起住,赵玉龙和四叔赵卫邦一起住。

分开了家,一家人该怎么住还是怎么住,跟以前没啥两样。

虽然大部分的农具名义上算是赵卫国的东西,但他也没拘着不让家里人用,还是像往常那样放在门口。

家里的畜牲也照样混养在一起,既没有单独养,也没有单独喂。

不过一大家子在一起吃饭,二嫂周彩娥就不乐意了。

大哥家五个人,她家两个人,怎么看都是自家吃亏,而且大嫂李红梅还借口自家儿子正在长身体,将白面馍都往自己房里端。

在分家后的第四天,周彩娥没有跟其他人打招呼,找人在院门左边的棚子下面垒了个锅台,又另买了一套锅碗瓢盆,等于是自己的小家单独做饭,不再跟大伙儿一齐吃。

赵长兴心中不满,不过他懒得管这件小事,家里其他人也就默认了此事。

而在随后种秋的问题上,一家人的矛盾终于爆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