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盘算(1 / 2)

赵卫国心中突然很不是滋味。

他也在这里呆了好几个月,和赵卫军这些年轻人厮混的久了,关于庄上结婚和相亲的行情,还是知道一些。

以往男女相亲,在牵线的时候,媒人最多在主家蹭些吃喝,直到新人办酒席的时候,才会按惯例给媒人一个两块钱的红包。

也就是这两年人们手头稍微宽裕了些,一些人家表达谢意,会给媒人包个五块或者十块的大包。

可像李红梅这样,亲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就给媒人这么一笔钱,足足顶的上好几个红包,难怪郭燕秀会如此卖力。

他总算知道,郭燕秀为何会对他的亲事特别上心,原来也是出于钱的考量。

不过如此一来,倒是解去了他心中的许多疑惑。

“姐,我这里不着急,你慢慢挑,只要合了我的心意,到时候就算大嫂不舍得,我也会给你包一个大红包。”

郭燕秀没有注意到赵卫国话里的机锋,听说有好处,登时笑的合不拢嘴。

“你放心吧,就冲着你这句话,说什么也要给你找个称心满意的媳妇儿!”

赵卫国很是怀疑,郭燕秀这句听起来慷慨激昂的话,只是一句客套。

因为在随后的一个月里,郭燕秀只是给他介绍了两个女孩,还是正在上学的学生,很有凑数的嫌疑。

倒是那个陈家,托了不止一个中间人捎话,问还有没有继续议亲的可能,言辞还颇为诚恳,被赵卫国一口回绝。

伴随着1983年初雪的落下,从积雪落地,再到彻底消融,足足贯穿了整个十一月。

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过,凌冽的北风拨弄着时光,十一月很快过去,腊月如期而至。

赵卫国有预感,这冬天已经过去了一半,属于他的春天很快就要来临。

随着天气一日冷过一日,庄上的人们都缩在了家里,度过这一年当中最难熬的时光。

赵卫国的家里也安静了不少,眼见着赵卫国的亲事八字还没一撇,李红梅已经彻底死心,不再去张罗赵卫国的婚事。

没有大嫂的罗唣,赵卫国乐得清闲。这天寒地冻的,去哪里都受罪,还不如窝在家里,盘算着以后的事情。

倒是一向沉得住气的赵长兴,随着年关越来越近,眼看着赵卫国的婚事和前途都没着落,也越来越是着急。

这日午后,趁着一家人不在家中,赵长兴特意将他叫到了堂屋里,开门见山地问道:“这几月你也相这么多对象了,最近也没听你大嫂提起,你到底是咋想的?就没个合意的?”

在桐阳这边,女孩十几岁嫁人的比比皆是。那些过了二十还没嫁人的姑娘,要么自身有问题,要么就是家里有问题,才迟迟没有定下亲事。

郭燕秀拿了那么大的好处,自然不会随意糊弄,是以给他找的对象,要么长相说得过去的,要么文化水平说的过去,决不会给他找那些挑剩下的女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