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偷粪(1 / 2)

十二叔停下脚步,侧耳听了半分钟,惊道:“还真是,听这动静,起码有三四个人,难不成,是来偷猪的?”

年关将近,人们闲了下来,往年还真有人打起偷盗的主意。不过偷鸡摸狗也就罢了,这牲畜栏里的猪个个上百斤重,又是活物,稍微不小心,就会闹出不小的动静。

更不要说,赵营大队一贯凶名在外,公社里的人,听到赵营大队,都不愿意有什么牵扯。。

究竟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打他们赵营大队的主意?

赵卫国也察觉到了不对劲,低声道:“十二叔,大哥,你们闻到没有,是不是有股怪味?”

十二叔低笑一声,“到底是在外面上学的,对家里不熟,这不就是污坑的味儿嘛。”

赵卫国这才记起,前面不远处就是大队养牲口的地方。

原本牲口栏挨着大队部,只因牛羊猪混杂在一起饲养,臭气熏天,周遭的好几户受不了臭味,闹了好几次,才把这牲口栏放在了村口。

重建的时候,大队吸取了教训,在一排临时搭建的茅草房子后面,挖了一个大污坑,用以贮存畜牲的粪便。

记忆是对上了,不过味道着实太冲,赵卫国站了一会儿,自觉快被熏的睁不开眼,不自觉地揉了揉眼睛,却听赵卫山沉声道:“他们不是偷猪的,是来偷粪的。”

赵卫国立时恍然大悟,这个年代化肥短缺,化肥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紧俏货。

没有关系和门路,别说是复合肥、硝铵、尿素,即便是效果不好的碳铵,也不容易买到。

为了来年庄稼有个好收成,许多人就把希望寄托在农家肥上,粪便和草木灰是沤粪最常见的原料。

只不过一家就那几口人,一年的粪便能有多少,柴火也是稀罕的东西,远远不够田里的需求。

于是各家各户就打起了旁的主意,比如他那个十一叔,每天五点多的时候就起来拾柴捡粪,积少成多,指望着能多一点是一点。

有需求就有市场,一些有门路的人,则是盯上了学校、机关这种人多的地方,定期运出粪便沤肥后,再转卖给他人。

在几年前,为了争抢机关的粪便,好几伙人在公社的门口还打了起来,偷粪也是司空见惯之事。

这两年随着包产到户,各个大队以前建的沤粪池都空置了下来,偷粪的事情越来越少。

没想到,今晚却让他们给遇到了。

眼看着赵卫山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十二叔有些担心,劝道:“对方好几个人呢,是不是这会儿敲锣,叫点人过来?”

赵卫山不以为然道:“咱们占理,怕个卵子!老子倒要看看,是哪家的孙子,敢打咱们赵营的主意!”

十二叔无奈之下,只得应下。

赵卫国紧随两人的身后,转过牲畜棚的角落,果然见一个架子车停靠在污坑的边上,有两个人趁着夜色,正将粪堆往车上铲。

那两个人干的正起劲,丝毫没有察觉到有三人正悄悄靠近。赵卫山使了个手势,率先上前按住了其中一人。赵卫国则是立即跟了上去,将另外一个人扑倒在地,十二叔立刻蹲了下去,帮他按住了胳膊。

赵卫国身下的那人只挣扎了两下,发觉难以挣脱,当即就不再动弹。

赵卫山按住的那人却是连声叫道:“你是谁!到底想干啥!”

“我还想问问,你们是谁,敢来我们赵营偷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