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看更(一)(1 / 2)

在赵营村,村民自发打更已有几十年的传统。

当年没了皇帝之后,世道纷乱,各处军阀混战,中原大地闹得一团糟。

乱民纷纷,在桐河县出现了好几股刀客,呼啸各处,以抢掠为生,百姓深受其苦。

为了避免人财损失,赵姓宗族以赵营为藩篱,不但组织起了一千多的青壮自发防卫,还将村民编在一处轮流守夜,一旦有事,立即发出信号。

赵家在桐河县扎根了好几代,和县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赵营防备的严密,刀客不敢和赵营硬碰硬,但凡都绕着赵营。

周遭各村的村民听说之后,陆续迁到了村子的周围,依附于赵氏宗族,以求赵氏庇护。

随着人口的壮大,赵姓宗族按着亲疏远近分成了赵钱营、赵中营、赵后营三个村子,而迁过来的人,也自发在赵营的周围聚集成了留营、草场、后堂三个村落,形成了如今赵营大队的雏形。

其后历史变迁,几十年的时间里,赵营的人口繁衍了好几代,看更这个传统倒是一直沿袭了下来。

如今的看更还是沿用旧时的习惯,大队以户为单位,每户出一个人,每晚三个人,轮流着来。

以往大队没有分开的时候,为了防止敌对分子破坏生产,像大队部、油坊、养殖场这些重点区域,都是重点看护的地方。

包产到户之后,大队的集体财产承包给了社员,看更的活儿也轻松了不少。

重点也不再防着敌对分子,更像是值夜巡逻,去震慑那些小偷小摸。

赵卫中傍晚出诊,这会儿还没回来,赵卫民则是和家里生着闷气,怕是也不会过去。

赵卫国很是自觉地当成了自己的差事,于是应了十二叔一声,回屋拿了一件厚衣裳。

准备出门的时候,堂屋里传出一阵轻咳,接着就见母亲从堂屋里出来,拿了一件军绿色的大衣塞到了他的手里。

“夜里凉,你爹的军大衣先穿着,免得冻着了。”

赵卫国心中涌过一阵暖流,先谢过母亲,又抬头看了堂屋一眼,随着十二叔一起出了院门。

两人到大队部的时候,供人歇息的偏房已然亮起了油灯,照的整个院子影影绰绰。

十二叔率先推门进去,就听到里面响起了一阵爽朗的笑,赵卫国犹豫了一瞬,也踏进了门内。

空空荡荡的小屋内,只放了一张简陋的桌子。

桌上放着一盏明亮的油灯,油灯下放了个瓷碗,碗里黑糊糊的,看不出是什么东西。

两个男人坐在桌前,正对着十二叔咧嘴笑。年长的约莫有五十岁,古铜色的脸上留着一圈明显的络腮胡,稍年轻的戴了顶破火车头帽,一张脸裹在其中,把五官挤在了一起,显得有些滑稽。

赵卫国依稀认出这两人是同族的大哥赵卫山和八哥赵卫辉,正要打招呼,就听十二叔笑道:“老八,你又不请自来了,这不是你的班儿,你来的再勤,也没你的工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