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给你搭好台子172(1 / 2)

所谓的“雇工七人以上违法”,眼下是有这个规定。

他的记忆中,就在去年他在报纸上还见过案例,说是雇工属于剥削,不符合路线,是严重的错误。为了纠正这种错误的思想,南边有些省份闹得还挺大。

不过赵卫国觉得,这种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政策,并没有太大的震慑力。

等过了这两年,市场上的生产资料越来越多,政策也会越来越宽松,那些对市场的束缚也就随之被扔在了时代的身后。

然而黄真对市场的明晰判断,出乎了他的意料,在师徒俩人的攻势之下,赵卫国毫无悬念的败下阵来。

这一次的谈判,从他说出想法那一刻,主动性完全在农科所这边。

以往他跟人谈合作,仗着对后世发展进程的熟悉,只要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简介,没啥人重视或者是唬住了不少人,让他占了不少便宜。

比如说,他向农校提出养鸡和养鱼的想法时,许多人就很是诧异,并不理解他所选择的前景。

可黄真不一样,作为一个在行业内几十年的专家,深知种子对未来农业的影响。

推广良种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未来农业最基础的方向。

只是迫于手上的条件,还有体制内的各种制约,黄真没法子着手这一块的布置。

但不代表着,他要把这个领域拱手交给赵卫国去做。

听说赵卫国要推广种子,他的心中已经有了想法。

待通过和赵卫国一步步的聊下去,想法也越来越清晰,直至刚才成型。

“年轻人,刚才我说的条件,已经是现阶段对你最有利的合作。机会不等人,你要是忙着你的其他事情,做不了也没关系,等风声放出去,相信会有人会找上门来的。你就安心的等着,用不了几年的功夫,总会让你的面粉厂顺利经营下去。”

黄真笑的很是开心,连身子都摇晃了起来,鬓边几颈苍白的头发,也随着身子不住的抖动。

赵卫国的心内,却是说不上开心还是堵心。

对方的确同意了他的想法,也肯定了推广种子的前景,愿意给他提供各种便利。

光是免费从农科所这里拿种子,就省了一大笔资金投入。

但合作办公司这种事情,却又让他有些膈应。

就像是一盒精美的蛋糕上,爬着一只绿头的苍蝇,虽然不影响蛋糕的美味,终究让人心里有那么根刺。

不过黄真有一点说的很对,农科所掌握着技术的核心,这就是能变现的生产力。

也许外行人理解不了种子的重要性,但冲着农科院的名头,只要他把风声放出去,总能吸引一些人的注意。

哪怕是向农科院提交一份可行性报告,说不定上面的领导一个脑热,他们内部人就把这事儿给做了,哪里还轮得到他参与其中?

不论黄真是如何考虑的,只要他还想指着农科所推广农业技术,就只能接受黄真的条件。

他是个谋定后动的性子,决定做的事儿,就不会拖泥带水。

既然黄真这里也占不到什么便宜,那就没必要用什么画蛇添足的策略,反而让对方看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