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想想法子162(1 / 2)

魏河农科所那边有个生猪基地,专门做生猪育种繁育研究,自然得有饲料喂养。

一开始,是县里拨出一部分钱,农科所自己找途径购买。

后来县里财政困难,又拉着魏河公社一起想办法,将任务都压在了公社头上。

那个年头,人都吃不饱饭,哪里还能顾得上猪的吃食。

时间久了,不但社员们叫苦不迭,公社的主任也是天天上去诉苦。

正因为如此,当省里下来一批项目时,县里的领导才会做主,让面粉厂建在了魏河公社,算是给魏河公社调剂点好处。

只可惜,所谓的好处,并没有落在魏河公社头上,反而又增添了许多麻烦。

面粉厂年年亏钱不说,每年县里都会下达各种生产任务,要求超额完成。

而给农科所供应饲料的任务,仍然落在了公社头上。

以往乡里帮农科所购买,还能从县里拿到点钱,自打乡里有了面粉厂之后,上面连钱也不给了,这么多年来,面粉厂一直都是免费给农科所供应麦麸。

眼下面粉厂突然减产,农科所那边的饲料供应不上,当然第一个闹了起来。

这种细枝末叶的事儿,赵卫国压根没想过。

杨振岳倒是知道这回事儿,不过当农科所的人过来拉麸子时,理直气壮的断了农科所的供应。

以往那是公家的厂,可以无条件支持农科所。

现在这面粉厂换了私人老板,总不能接着给农科所免费供应麦麸吧?

当姜铁良找上门的时候,赵卫国还是一脸懵。

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这才明白了过来,苦笑着跟姜铁良说道:“姜所长,眼下五月份,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农民们饭都没顾不上,谁家里会有多余的粮食卖?厂里收不到多余的麦子,自然也拿不出麸子。”

他的这番说辞,姜铁良虽是听了进去,不过还是抱怨道:“哎呀,我们所里的麸子一直都是从面粉厂拉的,乡里也真是的,把面粉厂处理了,也不给我们说一声,这一时半会儿,往哪找别的门路?”

说完,姜铁良又带着求救的目光看向了赵卫国,问道:“眼下培育正是关键时候,基地里的麸子不能断,老弟呀,你不能想想法子吗?哪怕是我们按市价来购买,或者拿东西置换也行。”

赵卫国简单算了一下,按眼下的小麦品种来算,一百斤小麦出八十斤面粉、十二斤麸子。

为了满足农科所一个月一百斤麸子的需求,他得多加工上万斤的小麦。

眼下小麦紧缺,黑市上已经卖到了四毛一斤,麸子稀烂便宜,也就六七分钱一斤。

要是为了赚这几十块钱,他搭上几千块,怎么着都不划算。

算明白了这个账,自然就不用多考虑。

赵卫国当即摇头道:“我真没法子了,姜所长,我知道你是个稳重的人,也不怕给你说句私下里的话。这面粉厂啊,我本来是不想接的,是乡里建砖厂缺钱用,让我凑了点出来,顺便把这厂子硬塞给我。你说我一个种地的农民,哪懂开工厂啊,瞧瞧这厂里,连工人我还没找齐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