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火上浇油157(2 / 2)

当人们看到一个开业四个月的店面,需要缴纳近千元的卫生费时,情绪都开始激动了起来。

这还没完,后面还有更加过分的,赵卫国的店面被封后,需要缴纳五千块钱保证金才能继续营业。

赵卫国交不起这么多的钱,只得准备彻底关了店面,回家好好种地。

在文章的末尾,作者指出,

一个率先致富的青年农民,想要带领乡亲们实现农业规模化,选择了一

他没有被资金困住,没有被困难吓倒,却被一个区区的街道工商所

赵卫国虽然是一个个例,但从这几天的读者来信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整个桐阳地区,有不少赵卫国这样的农民,立志为农业现代化出一份力,却因为无法掌控

作者有理由相信,就是这些人,正在蚕食着农业现代化的成果。

桐阳地区想要持续推进建设,务必

事实摆在面前,再加上这几天的催化,这篇文章一经发出,立时引起了轰动。

读者们的来信如雪花一般寄到了晚报社,有的是声援赵卫国,有的是批评眼下的世道,更多的则是看到了晚报的作为,在信里诉说着遭遇,希望晚报能替他们说话。

这还只是百姓的反应,在一些相对较高的地方,一些人,针对这篇报道,也纷纷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开始了小范围的讨论。

有人非常恼火,认为晚报这么肆无忌惮的报道,是在火上浇油。

而另外的一拨人,则高度赞扬了晚报,认为晚报在履行自己的责任。

在这些人的眼里,晚报的行为,无疑是这次事件的重中之重。

报道的双方,赵卫国和工商所,反而成了个无足轻重的角色。

不过对于一些利益相关的人来说,这篇文章还是带来了足够大的影响。

首当其冲的,就是工商局的头头丁景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