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宣传146(2 / 2)

黄其功千恩万谢,亲自将人送上了班车,还交代了专人盯住报纸,务必要在见报的第一时间看到报道。

赵卫国对这次的宣传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除了天天往面粉厂里跑之外,日子一切如常。

如今鸡舍那边有了路清河招呼,县里的店里,也有赵卫军操持着,他身上的压力骤然减了许多,颇有种无事一身轻的感觉。

随着春分的到来,天气也变得暖和了起来,地里的小麦猛地往上窜。

这个时候,人们惊奇的发现,赵卫国家地里的麦子比别人家的矮了一大截。

庄上的人都还记得,当时耕种的时候,赵卫国兄弟俩可是专门买的麦种,还不惜本的用了复合肥,当时被赵文奇传的神乎其神。

没想到长起来之后,根本没有他们想象当中的神奇,看现在这长势,连普通的麦种都不如。

自从过年以来,赵卫国的名声在整个村子传的甚是响亮,先是说他养鸡发了大财,后来又说他要把乡里的面粉厂也买下来,让全村的人艳羡不已。

如今眼瞅着他地里的庄稼长的最差,一些人总算抓住了这个时机,开始在人场里说起酸话。

赵卫国天天忙里忙外,他们跟赵卫国也不太熟悉,赵卫国到底做了啥事,他们并不清楚,说来说去,也就是那几句话。

无非就是说,赵二秀才家的老三,根本不是种地那块料儿,花了大价钱当了冤大头云云。

赵卫国对这些酸话毫不在乎,他用的是农科所最新研究的抗倒伏高产的麦种,肥力主要用在麦穗上,麦秆比普通的要粗壮,肯定不如那些主要用氮肥的普通麦子。

经过他这么一解释,郭燕秀和二哥夫妻俩人都表示理解,少了无谓的担心。

倒是赵长兴,因为庄上的酸话,气闷了好几日。

他还专门去地里看了好几次,待见到俩儿子地里的庄稼比旁人家矮了一头,心头立时就来了火气。

对于庄稼人来说,地里的庄稼就是面子。

庄稼长得好,不见得会有多少人夸赞,但若是长得不好,必然会引来旁人的嘲笑。

哪怕赵卫国再有钱,只要他还种着地,就得好好侍弄庄稼。

在赵长兴看来,这个三儿子最近是走火入魔了,为了赚钱,把赵家最要紧的体面都给抛到了脑后。

用错了麦种就罢了,地里那么多的草都没人锄,难怪长不起来!

赵长兴觉得,赵卫国自分家之后有点忘乎所以了,得好好提点几句才行。

不过赵卫国一早进城送鸡,一回来,不是往街上面粉厂跑,就是去了鸡舍找路清河,回到家里就是吃饭睡觉,也没个单独碰头的机会。

这一日吃过了晚饭,趁着郭燕秀给他老爹送药的机会,总算在家堵住了赵卫国。

“卫国,我听你媳妇说,你城里的生意做的火热,还花钱接了街上的面粉厂,我老了,这些事儿我不想管,也拦不住。我就问问你,你那地是啥打算?你要是不想种,就租给别人种,别撂在那儿不管,丢咱家人的脸面!”

返回